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82|回复: 1

芡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11 21: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芡实: Gordon Euryale Seed | nut | semen euryales | gordon euryale
芡实,又名鸡头米,鸡头实,鸡头肉。由于芡实的别称“鸡头”,连锁反应出它的艳名叫“杨贵妃”、“贵妃乳”。这一艳名的由来,是唐玄宗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在“华清池洗澡的故事“。杨贵妃出浴,“锦袖初起,蝤蛴微露”时,唐玄宗扪弄其乳日:“软温,好似新剥鸡头肉。”后来说书艺人“艺术加工”,就将芡实称之为“杨贵妃”、“贵妃乳”。
    芡实之名,在我国古藉上多有记载,由于茎上花似鸡冠,故《神农本草经》称为“鸡头”。《古今注》称“雁头”。《本草纲目》亦论及:“芡实济歉,故谓之芡。”

    芡实为睡莲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芡的种仁,呈圆球形,表面光滑,质硬而脆,破开后,色洁白,富粉性。它营养丰富,用途广泛,既有药用价值,又是食用佳品。据测定,每100g鲜品中,含碳水化合物高达31.1g,产热量高达 6024千焦。此外,每100g中还含蛋白质4.4g,脂肪0.2g,粗纤维0.4g,灰分0.5g,钙9mg,磷 110mg,铁0.4mg,硫胺素0.4mg,核黄素 0.08mg,尼克酸2.5mg,抗坏血酸6mg和微量的胡萝卜素等。
    说到芡实,不得不提到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他家里常年储存芡实,因为他每天都要取几粒芡实放人口中缓缓地含着,直到满口唾津,再鼓漱几遍,然后徐徐咽下。每天含服30粒左右,天天如此,成为习惯。他说:“人之食芡,必细嚼,而芡无五味,腴而不腻,能使人华液涌流,转相挹注,促进食欲”。苏东坡一生历尽坎坷,尽管有超人的才华,然而都一生不得志,在宋神宗时被贬谪黄州,在宋哲宗时被贬谪惠州、儋州,不仅生活条件艰苦,精神打击很大,然而苏东坡用他创造的养生方法,保持了身心健康,以充沛的精力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他享年64岁,在当时远远超过了人群的平均寿命。宋代诗人欧阳修也是爱吃芡实,他高兴地吟诗云:“香新味全手自摘,玉洁沙磨软还羹。一瓢固不羡五鼎,万事适情还可喜”。他还说巴不得早日告老还乡,结茅临野水,栽养鸡头莲。宋昭顺老人为吃芡实写有《浣溪沙》:“芡实堪为席上珍,银铛百沸麝脐熏。萧娘欲饵意中人。拈处玉纤笼蚌颗,剥时琼齿嚼香津,仙郎人口即身轻”。
发表于 2011-12-12 09:06:2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食不仅要知其味,还得知其意。感知殊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BC Morning Website ( Best Deal Inc. 001 )  

GMT-8, 2025-10-25 00:36 , Processed in 0.018587 second(s), 15 queries .

Supported by Best Deal Online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