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8|回复: 0

美国三兄妹定居中国山区香格里拉开农场养蜂种咖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10 12:4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3年,当来自纽约的马利克家三兄妹第一次踏上香格里拉的土地时,他们就被这里的美深深震撼。但是,这些生活在偏远山区农民的贫困却令人揪心----大多数家庭年收入仅在300美元左右,他们忍不住想做点什么。为此,他们放弃了美国的舒适生活,来到香格里拉,开启了咖啡和蜂蜜的甜蜜事业。供图/香格里拉农场 编辑/刘淑芬

  

  三兄妹的父亲马和励·马利克,曾担任联合国系统驻华协调代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小时候,三兄妹因为父母的工作地点不断转移,停留过数个国家,但是,2003年踏上香格里拉后,他们决定留在中国

  

  2005年,三兄妹的母亲马利克夫人在香格里拉创办了云南山地遗产基金会,并建立了香格里拉手工艺品中心。三兄妹那时经常去香格里拉参观和服务,很快就熟悉了当地的地理环境和特色农产品,同时也了解到,云南虽然生物多样性丰富,却是中国第二大贫困省,这里的人均年收入只有2000元,大家忍不住想做点什么。

  

  2009年,大姐沙莎和二姐阿里亚创办了香格里拉农场。沙莎毕业于纽约大学和英国中央圣马丁学院的,为了办农场,她辞去了奥美公司高级艺术总监的职务。阿里亚毕业于剑桥大学发展学专业,创办农场前,她在非洲一个发展项目做与经济发展有关的工作。姐妹俩分别以自己在设计和经济领域的特长,开始了香格里拉农场的工作。

  

  香格里拉农场是一家社会企业,他们奉行“公平交易”的信条,以每一高质量产品高于市场收购价2-5元的价格从农民那里收购云南当地特产----高质量的咖啡豆、蜂蜜等,包装以后投入市场,收入的20%通过云南山地遗产基金会回馈给香格里拉地区的农民,支持当地发展。

  

  在父亲的提议下,沙莎和阿里亚把蜂蜜作为农场最早也是最重要的产品。由于技术难度低、对环境影响小,很多国家把养蜂作为提高贫困地区居民收入的方式之一。中国是最大的蜂蜜生产国,但纯蜂蜜产量有限,而拥有丰饶土地和优质蜂蜜的香格里拉蜂农却因为交通不便,很难将自己的蜂蜜销入市场。

  

  与香格里拉农场合作的养蜂人大约有两三百家,有的是只有一两个蜂箱的散户,有的是有100多个蜂箱的专业养蜂人。之前,这些养蜂人也对外出售蜂蜜,但数量很少,而且出售价格低。

  

  要保证蜂蜜100%有机,必须要有没有受过污染的蜜源,还有健康的蜜蜂。与生活在原生态或自然保护区内的农民们合作,最大的好处就是周围的环境都是无污染的。而与之相对的,商业养蜂更依赖化学药剂----包括抗生素、农药和杀虫剂来保证其蜂蜜产量的最大化。

  

  产自香格里拉的蜂蜜,每年取蜜一次,云南其他地方每年取蜜两次。控制取蜜次数,一来是为了保证取出的都是自然的成熟蜜,二来也是让蜜蜂有足够的休息。

  

  除了帮农户们销售蜂蜜,农场还找来养蜂专家给农户们教授科学养蜂方法。传统蜂箱适用于野生蜜蜂的采蜜酿蜜,但用于大批量的养殖蜜蜂则很不合适。阿里亚请来了拥有10多年养蜂经验同时兼任美国养蜂联合会代言人的Katie,与农业大学的专家一起传授养蜂知识和技术给当地农户。这对当地不识字的蜂农来说非常困难,但他们用心学习。

  

  除了蜂蜜,香格里拉农场的另一特色产品是云南产的有机咖啡。在国内市场,进口咖啡一直以来都是主流,但其实云南是全球五大咖啡豆种植地之一。

  

  香格里拉农场的咖啡是由合作的咖啡种植农户在海拔800-1200米的自然保护区种植的,那里的环境、土壤对咖啡种植来说非常合适,咖啡树长势也非常好。

  

  云南本地咖啡是小粒咖啡,但是香格里拉农场有许多不同的咖啡,三兄妹从世界各地的咖啡发源地进口咖啡树,然后在农场种植。

  

  香格里拉当地的农户收获咖啡果。

  

  收获的咖啡果。

  

  有机种植出来的咖啡,经过手工挑选和水洗加工之后,精心烘焙,生产出四种口味的咖啡。

  

来源: 腾讯博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BC Morning Website ( Best Deal Inc. 001 )  

GMT-8, 2025-10-24 19:23 , Processed in 0.014887 second(s), 17 queries .

Supported by Best Deal Online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