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怡然:我其实原来跟朋友一块做巨人的时候,应该是国内见过创业团队最多的俩人,我们一天见五个,一星期见27家这种见法。现在说实话真的见不过来了。因为现在创业团队比那个时候端游时代多了可能有没有一百倍,数十倍肯定有。在看不过来了,有些经验可以分享,邓昆还可以分享好多。我们发现很多创业不靠谱绝大多数死在策划上。就是说我有几个技术,有几个美术。然后我随便拽一个策划就可以干了,这个思路我总觉得不太负责任。不但对自己不负责任,对投资者不负责任,对所有参与这个美术和程序们,都不太负责任,为什么策划没有找好。你们大家在听谁的?在给谁做项目,做完了这项目部赚钱怨谁,程序一个没有错,最黑不赚钱不好玩,大家全完,投资者的钱一块死。我觉得绝大多数创业失败的原因,一开始没有找好主策划,或者是没有找好制作人。我强烈劝大家一定要小心选制作人,没有一个合格制作人,千万不要开动。开动了后面全是坑了。制作人选好了,后面的坑可以花钱买过来,可以补上。甚至不花钱,用Unity都行。这些都是有办法的。只有策划是很难花钱的买的,尤其是主策划,花钱买不来的。
另外一个观点,创业做手游对创业很合适,因为团队比较小,开发周期比较快,用的资源不是很多。但是我希望大家有一个很好的心态,不要一开始创业的时候就想着,哪公司十个亿卖掉了,我也赶紧卖掉。卖掉的机会可遇不可求,我觉得可能还有半年到一年的机会。单款游戏成功的手游公司,现在还可以上市或者卖掉。但是一年之后我认为这个机会可以说几乎就消失了。所以如果奔着这个去,现在再开始创业想一年之内靠一款游戏成功,然后很高的价格,十个亿二十亿卖掉,我觉得有点危险了。所以我希望大家还是本着对游戏热爱本身热情这个理想去,长期的去做一款好游戏,这是主要目标。为了钱来的,我觉得劝大家稍微小心一点,还是为了游戏。
另外做游戏不太劝大家,不要太分散经历,好多公司一开动十来个人就同时做三款项目,我觉得这个很危险。而且三款还都不同类型。有休闲类、跑酷类等等,我每次皱眉头,你们不能这么干,本来团队就小能力有限,精力很分散,往往一个制作人做很多很多年,他只熟悉一个类型的游戏,或者说这个类型的游戏我已经掌握规律了,这就非常非常难了。我建议在某一个类型一定压扎下去,扎的很深很深。尝试做出一个自己的品牌出来,这才是王道,不要一开始分散精力。就这些建议,谢谢。
邓昆:我们俩不会是搭档,其实想到一块去了。我做一些补充,其实在我看来,机遇有几个第一个来讲手游是所有人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我们面对是什么?实际上是一个全球的市场,我们未来的竞争对手不仅是中国的开发者,还有就是国外的开发者。所以在这一块来讲,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机遇和挑战。
第二点来讲我认为至关重要的一点是什么?实际上我把原创还有一些创意放在第三点,但是第二点是非常重要的。就是是机会成本,实际上这个行业来讲,比任何行业都发展的要快,比我们最初的时候预期,2008年、2009年对移动端的预期,我看清楚这是运营商互联网大的巨头,然后游戏公司、硬件厂商其实很多行业一起来去施力的作用,这里面有很多市场的机会,所有人在同一个起跑线的时候,机会成本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很多团队来讲,要如何去抓住个机会成本,这是一个核心的关键。其中其实最关键的一个就是刚才许总讲的,你的团队的构成,还有你产品的一个定位。你不要太去做太高大上的产品,或者是原创的产品,一定要市场同步,甚至比市场快半步这样的产品。甚至有些东西能妥协就妥协,我认为这里面其实包含了很多的机遇以及说是挑战,我认为是第二个关键点。
第三个关键点,手游开发门槛降低了,我们看到跟过去不一样的一些创意的产品出来,我认为这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机会。谢谢。
姚壮宪:手游确实很适合创业,小团队年轻人,除了现在硬件的环境,发展非常快。手机普及率很高,还有Unity这么方便的引擎。广泛的在国内推广,从学校到各个公司也有广泛的使用。所以现在年轻人在从向团队做游戏来创业。其实比我们二十多年前那个时候幸福的多了。那时候还得自己写引擎,现在的创业可以用更多的精力放在把游戏本身做好。不用考虑很多硬盘空间够不够等等的问题。因此门槛比较低。所以一下子成千上万的小团队出现,数量多也就代表竞争激烈,但是各位也不用怕,其实沧海当中取一粟,你自己感兴趣那个地方你去深挖掘,游戏做下一点没有关系,先做出来,不断去优化它。一代没有起来,二代。只要金石为开。不会百分之百成功,但是成功机率比较大。
符国新:谢谢姚总。我们刚才谈到挑战,可能我放眼,看一下蓝海的机会,刚才许总稍微谈到,在大家可能看到下一个蓝海机会,智能电视是一个机会,第二可能游戏机是一个机会。大家都看到可能微软或者是索尼都有可能会引入游戏机的市场。刚才我也听到小米在打造智能家具那个环境,下一段的机会点,我很好奇在座每一位怎么看这个市场?
李介仁:其实我们现在看市场,其实很有意思。包括我们刚才说道电视游戏还有一些大的游戏机等等,这些都可以逐渐的进入到中国的市场。但是对于我们来说,我们还是相信手游是非常好的,因为现在智能手机的普及率非常高。如果我们来看一下,智能手机这个发展的历程,这个智能手机是安卓还是IOS的手机,这个手机在短的时间内在市场上慢慢推行出来。这样变化的速度其实我们大型的游戏机的厂商现在没有办法匹配这个速度。手游还是非常好的空间。
还有就是平板电脑上的游戏也是一个很好的增长点,因为我们可以有更高清和好的空间发展。
陈默:机会给有准备的人的,机会是无处不在,前期是你有没有准备好。刚才Allen讲这个在兴起,目光超前去看一个事情。目前我们并不打算去抓这种进入市场这个机遇,我们专注在目前页游、手游这些领域里面,把我们能做好的东西做得更好。然后我认为如果在这个游戏行业里面来讲,如果能够到策划方面非常深入这种需求或者说,或者说非常深层次的理论形成自己的策划思想之后,那么你对自己是一个非常清楚的认知的状态下。那么你会知道这个机会是有好处的,当你能够把自己能力变到这个上面,才会抓住机遇,根据市场上所谓的动向,最开始迫不及待去尝试一些东西。如果每一个地方浅尝辄止的话,把自己的能力练好,如果能力没有练出来对别人是一个机遇,对你来说是一个坑。
许怡然:我们当时这么看,如果分成玩家接触点,主要是三块屏,一个就是PC屏,一个就是手机屏还有一个电视屏。我们大概认为这三个屏在一段时间之内,可能会达到一个平衡,这是各自都有各自的市场,甚至可能三分之一,不会说哪块屏突然不见了,所以未来如果说最有可能还是空白的,我认为这是至少在国内,如果全球视野,这块看还是比较好。不是说每个人都能做的事情。我也比较同意陈墨的看法,其实我认为市场上的游戏公司分为两种,一种是做平台,一种是做产品的。如果对点银行业的话,一种是做院线一种是拍电影的。如果你要做院线那就提早布局,别人把坑都占了,你再进就很难了。但是如果你要拍电影,那最好是电影屏幕越多院线越大,你晚一点来赚钱运作的多。现在全国上万台电影屏幕,你拍一个电影随随便便就十亿。所以我等真正市场成熟了之后,不管是做内容的公司晚一点来其实吃的更香。所以这个要看你怎么定位了。
我觉得根在于你会不会做游戏。陈默他们我很欣赏,他们是掌握了一套规则,一套体系,这套体系不管用在什么类型的屏幕上,不管用在什么类型的设备上,你这一套体系用好了其实都可以成功。就像我们现在端游拿到手游上依然可以成功。很多从页游都有转过来的,不是很成功。关键你掌握一套规律做的巧做的好,其实移植过来都是可以成功。
在日本手机上你发现了,现在前多少名的产品都是大产品,所以我觉得关键要做的细,这比什么都重要。看机会,你手里有金刚钻都能揽一个瓷器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