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2|回复: 3

今天儿子说要杀了我 真伤心, 我的问题出在哪里了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18 07:25: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悬赏1金钱未解决
事情是这样的,最近儿子脾气有点倔,上午带他去play ground玩的时候,他爬滑梯时,故意踩了旁边一起往上爬着的一个比他小一些的男孩子的手,我很生气,让他道歉,他不去,那个孩子来的时候就在哭,好像孩子不敢爬,他爸爸一直在鼓励他爬,是个很年轻的西人爸爸。
最近我发现,儿子想和小朋友们玩,但是他也是哪种不会表达的孩子。他越想和小朋友玩,就越"欺负"人家,其实他的性格不会是主动去欺负人的孩子,但是例如霸占着某个玩具什么的。

今天他在爬滑梯的时候就这样,,,,,,
再说回刚才的事,他踩人家,我就过去,把他的脚掰过来,拍了一下,让他说对不起对那个小朋友,他说;NO。估计他当时觉得没面子我拍他的脚的时候,他特爱面子,我都纳闷他这么小,怎么那么爱面子,爬完这次后,就自己坐在一旁看其他小朋友玩,不再说话,一下就闷很多了,我拉他手,他也不要我拉,不理我。我又和他坐下来好好说了一边为什么妈妈生气,,,,,,

吃完晚饭后,带儿子在前园玩球,对面两个大一些的邻居的男孩子在玩水枪,一个手里拿着枪,一个没有水枪。没水枪的跑过来抱起我儿子,挡水,其实那个拿水枪的孩子没渍水,就是拿着水枪在比划,他一下就被吓哭了,大家认识的,但不熟,昨天他们还玩的很好,我以为儿子会认为两个哥哥和他玩呢,没想到他被吓哭了,我抱着他回家了,他一进来就厉害起来了,说我打他们。我给他解释,那是水枪,有水出来,不是要打他,打人不是好的行为,,,,,,


晚上要睡觉前,他突然狠狠的抓我的头发说。杀了妈妈。

我一下愣住了,问他为什么,他就一直说,杀了妈妈。
我说你杀了妈妈就没妈妈了,他也不回答。,,,,,

这个时候我妈给我爸爸去电话,很得意的说,你知道刚才他儿子说什么吗,要杀了她。就这书读的,再读下去孩子也不认她了。


我心里凉凉的,和儿子说了句,睡觉吧,妈妈要去看书了。


白天我要陪他和我妈,做三餐,晚上他们睡了我才能看书,怀孕前都读了2|3了,后生了孩子,2年没去上课,再不去以前上完的就白上了,我这妈怎么就那么不愿意看我读书呢?

孩子那么小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我觉得是不是自己太笨,太白痴了。

他不是这样的孩子呀,怎么会欺负其他小朋友了呢?越想和人家玩就越欺负人家,,,,,

我的问题出在哪里了呢?


再回首

 楼主| 发表于 2013-6-18 07:33:13 | 显示全部楼层
chinada

不用太担心,小孩的话不必当真。就像圣经说的,人(包括成年人)很多时候会说或做一些自己都不知道的错误和罪恶。所以耶稣在临死前会祷告上帝饶恕那些杀死他的人:因为他们不知道他们所作的事情。倒是要引起注意:

“我要杀了某某“这句话从何而来?估计是有些大人忽视的环节教会了孩子这样说,那只是他表达不高兴的一种方式,就象小孩说“不喜欢妈妈了”、“打人”一样,不过大人听起来惊心。杜绝或故意忽略那样的环境,引导孩子更好的表达和生活习惯。

有时候有意的忽略孩子,给他一些自己学习和思考的机会。

孩子做错了事,除了及时指出孩子的错误行为外,有时候可以通过吸引孩子做你认为好的其他行为来淡化他对错误行为的记忆。有时
候,过多关注错误行为会更让孩子记住错误行为。他会误认为这种方式更能引起大人关注。

大黄蜂
小孩子当着小朋友的面不肯道歉,很正常,因为他也要面子。
你最好是劝说没效果后,自己去和这个小朋友道歉,让孩子看见,这就是言教外的身教。比你当时硬逼着他去做,效果好多了。


拉拉猫
找个儿童心理医生看一下吧。。。我有个朋友,儿子在小的时候一切都正常,到了5、6岁的时候,他妈妈发现他时常会对妈妈说I hate you!还会去扯妈妈的头发,有时候也扯自己的头发,而且会莫名其妙地厉声尖叫,我另外一个朋友的两个孩子比他大好多,他们在一起玩的时候,那孩子会把两个大孩子打得抱头鼠窜。。。后来去看了儿童心理医生,医生说是自闭症,已经相当严重了。。。现在已经十多岁了,还是分分钟离不开大人的看护。。。


无眠
孩子与人沟通的技巧需要提高。

如果自己的孩子在外面欺负别的孩子,
注意力的重点应在受伤害的孩子身上,而不是犯错的孩子身上
用行动让他明白那样做是不恰当的

平时大人多给温暖,多拥抱。
你和孩子的距离会近很多


子夜歌
几岁的孩子?听着像是trouble two
也有trouble three的。别那么最紧张,找些儿童心理学的书看看,2、3岁孩子,是有个叛逆期,你这个很像。

感觉你拍孩子脚的那个动作,如果改成你蹲下身,直视你孩子的眼睛,告诉他:这样故意欺负小朋友,不可以。然后你带着他一起跟那个小男孩道歉。回到家,可以温和地跟他讲,妈妈知道你其实是想和小朋友玩,但是你可以换一种方法,直接说我可不可以和你一起玩?会更好。2、3岁的孩子,什么都能懂,你要坚持跟他谈话。
还有,爸爸在哪里?让爸爸带出去草场上跑一跑,踢踢球,练练胆子。

你妈对你读书的态度有点问题,也许影响到孩子。


Maplecreek
He needs your attention.  Needless to say, your mother has great influence to his behavior.  I am afraid you might need to watch out if he shows more signs of anxiety.  Regardless how busy you are, you should still manage to arrange a one on one activity with him, running, swimming, biking, etc… should help him relieve some negative energy.  Try not to judge him at this point, but he needs you more than anyone at anytim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8 08: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回首
我也在想,是不是我管的太宽了,但是我希望他是个有教养懂礼貌的孩子,但不是个胆小的孩子。昨天和一个朋友也再说这事,她说我和孩子的爸爸都是那种老实人,孩子不会歪的,就是我管的多了了一些,严了一些。
我妈从小要求我太过严格,这种严格是在严重干涉和控制我的一切进行的,我知道她关心我,但是这样的关心我受不了。
一句话说不完,她给我的心理压力就是,她生了我,我就是欠她的一辈子。
我和他们沟通过,没效果,可是有时爱你爱的又让我受不了,看我买房子需要钱,就寄来,我说可以贷款。不行,能多付就多付。少贷款压力。
有时不讲理到什么程度,我在高速开着车,我妈说,路边停一下。要给孩子喝水,不停车就说我没本事停----晕!
我要出门了,看我穿的她觉得不好看,就非要说我几句。损我一下。
我大学毕业没几年当上银行的主任了,她还说我没本事,,,,,
我开始特在意她说的话,那个时候我也特在意别人对我的一点点的说法,总希望做的让所有人都说好。
找男友也是听她安排,最后索性我不见了,她点了谁,我就去见谁,现在她觉得在婚姻上他们当初的干预和催促害了我,但我已经变的凡是无所谓了。
现在我就希望我儿子要有主见,不胆小。不那么被别人的话所左右,我都多少年了才磨练出来这皮实劲,但晚了些,有些遗憾对自己。
不过,不知道怎么我以前是个很开朗没心机的人,现在变安静了,但热情的心还是有的,特希望我周围的朋友都过的好,真的是这样想的。

平时我管的是严厉了些。他有个吸大拇指的习惯,我买了thumb away,给他喷,每次都是我喷,估计是不是这小家伙记恨我啦。哈哈
我邻居有个西人是个儿科医生,她说这个年级就这样,不要我太过说教,还是多引导为主。

子夜歌
吮大拇指,就是缺乏安全感的一种表示。
吮就吮吧,家长叶不要太过于紧张,你越紧张孩子也越紧张。
我家大孩子小时候啃指甲,因为生了老二后,顾不上大的了,我尽量多给点专门的时间给大的,每周有专门的时间跟大孩子一起聊天或出门逛逛,或长或短,但是一直坚持,后来孩子一直啃指甲啃到5、6年级,突然一下就不啃了,好了。

平常有话好好说,温和地跟他说,每天有一小段不被其他任何人打扰的亲子时间--和孩子安静地呆一起,陪他游戏或者一起读一本书,足够的肢体语言、给予爱抚,晚上睡下后,可以短时间抚摸抚摸孩子的后背或四肢。偶尔犯了错误要严肃批评,批评过后再找机会告诉他:妈妈批评你也是爱你的表现,你做错事了妈妈一样爱你--只要你改正了。

我们是有个大点的单人沙发,每天饭后有段时间,我往沙发上一坐,小的就跟过来,坐我腿上或者挤坐在一起,起起腻,腻一回再一起聊聊天,读一本书--相当享受这段时间。我孩子快10岁了,这习惯一直保持着。

孩子睡前,去看看他,摸摸他小脸蛋,给个hug,然后才关上门轻轻离开,这个每天的程式我们也从来不减少。

没办法,我花了好几年的时间接受这个事实(啃手指)。慢慢就好了。有些西人,头发花白了都还在啃手指。

有两个孩子的家庭,大的貌似很容易有这个问题。只能是尽量匀出一点“专门的时间”给老大。
我经常去老大的房间里找孩子聊几句,不让小的进去;然后出门,再专门找小的聊天,时间长短不等,重要的是让每个孩子都觉得妈妈有“专门”的时间给他们。当然,更多的时候是和两个孩子一起聊聊天,但是这段分属的专门的时间我也是雷打不动地留出来的。

有时候就是几分钟而以,有时候是纯聊天,有时候是抱着烘干机里刚烘好的衣服,进到孩子房间,一边叠衣服一边聊天。衣服叠完了,聊天也结束了。有时候就是歪躺在孩子床上,说,妈妈有点累,你的床舒服,妈妈要在你床上休息一下下,然后理所当然躺下就开聊了

再回首
我妈说了,她一听我上学就紧张,还说我去读完个博士也是个傻子。
跟让我不能接受的是,她在孩子面前这样说。

现在我对那些鼓励我读书的人特感激,一句鼓励的话,我就会记住您的好。
您可能不知道我在国内没学过英语,来这里愣是去上课,含着眼泪去听课,写到现在,我不觉得难,难在没时间还要有心理上的压力。

没有当地的学历真的我没底继续上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8 08:31:20 | 显示全部楼层
chinada
说得很好,我准备收藏起来。

我也有类似经历,不过没怎么细想,你把它联系起来了。

父母管得过细过严,一般小孩就会有意识选择忽略或主动转移注意力,这不一定是孩子的本性,但应该是孩子生存的本能。另外的副作用就是:有能力的孩子会选择暗中和父母较劲,比如父母说孩子没出息,她会努力在可能的方面做到最好;还有就是很在乎别人的评价,这可能是因为在父母处得到的赞扬和鼓励太少。这也就会使自己变得过分敏感。你上面提到的东西使我把这个联系起来。反省自身也有类似情况。

而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父母,很多也会有类似的方法去对待孩子。虽然他意识到父母待己有很多自己不能接受的东西,但同时由于对自己的认可,也就潜意识认为这样的方法可以促使孩子的成功。这个倒是对父母来讲值得思考的地方。什么叫成功?自己生活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如果有了自己的答案,我们会发现,我们可以做出的调整,不可能上溯到年老的父母:他们几乎不可能改变。况且,他们对待孙儿的方式,和当年对待自己孩子的态度完全不同。最有可能的调整,是对那些年近四十的父母自身的调整:客观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板,调整自己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发扬自己的优势同时要弥补过去给自己造成的不足(比如生活的理解和自我满足),同时也就会调整自己看待孩子的态度:孩子可以优秀,但优秀肯定不是孩子生活的目的。作为父母,可以影响孩子,但不能决定孩子。父母能做的也就是防止孩子意外的跌倒,在孩子的世界里给孩子提供尽可能多的生活体验。就像养一只小鸟,它注定会有自己的天空。父母能做的,不是给他一个安乐窝,而是怎么样在他没有飞走之前,能够更好地为未来的飞翔打好基础。同时也为自己做好放飞的准备。

大人开始关注自身的感触和思想的转变,也往往意味着自己成熟的开始。前一段才看一篇文章:男人要到43才开始成熟,可以参考一下。

也许,你已经开始走入这个季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BC Morning Website ( Best Deal Inc. 001 )  

GMT-8, 2025-10-25 05:51 , Processed in 0.016765 second(s), 15 queries .

Supported by Best Deal Online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