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学生民众抗议黑箱服贸攻进行政院,发生流血冲突,让各方声音四起。一直占领立法院的陈为廷24日上午出面表示,政府还是死鸭子嘴硬,马英九搞不懂我们的诉求,刻意混淆,答非所问。他说,可以理解抗议学生到行政院,但结果却换来这样的对待,他也说,警察驱离的手段违反比例原则。而占领国会活动另外一名领袖林飞帆则在立法院议场向持续占领国会的在场学生们喊话,强调“我们绝不离开”。林飞帆说,这是因为一些无耻的政客,没有把国会该有的精神凸显出来,所以他们才必须来到这里。
24日凌晨3时开始,行政院区内的抗议学生及民众越来越少,只剩下行政院正门口仍聚集数百名示威者,手勾着手席地而坐不愿散去。警方在重新整队后,再度采用“个个击破”的方式,将学生一个一个地拉出人群,但过程中仍遭遇到一些零星的挣扎抵抗,大约70多人被带走,70多人受伤送院急救。这是发生在深夜台北街头的真实场面,而这也是马政府在入夜后对示威者的连续驱离行动的缩影,目的只有一个——一鼓作气地把群众赶出行政院范围。至24日清晨4时35分,院区坐区在警察的答数声中,全部清空。
台湾反服贸之火愈演愈烈,群众运动在这个周末假期突然升级,继攻占立法院后,23日夜又有过千名学生沿着立法院外的镇江街冲向行政院,并成功攀爬进去,完成了对行政院的占领;同时,原住民团体亦率众攻入了监察院。台湾宪法中所规定的五权分立政治体制的象征,一时间仅剩下考试院和司法院尚未被抗议民众攻占。而情况也随之急转直下,全副武装的镇暴警察从四面八方集结,一辆辆镇暴水车的出动,国防部紧急调回3,000名宪兵维安……都意味着之前民众有所预料,但不愿相信的强制驱离清场时刻终于到来。

台湾行政院发言人孙立群在院长江宜桦作出强制驱离抗议民众的决定后召开记者会表示,江已在晚间第一时间获得情资回报,对于群众运动失控感到痛心,严厉谴责各项非法及暴力行为。他同时呼吁民众要冷静,维持正常的运作,不要因为有心人的挑拨,造成社会秩序的不安。很明显,这里所谓的“有心人”自然是指民进党的几大天王了。
民主进步党主席苏贞昌邀集前主席蔡英文、谢长廷、游锡堃会商,针对行政院长江宜桦强化警力,强制驱离在行政院学生一事,第一时间发表声明表示:“强制驱离不是唯一手段,除必将造成众多学生、警察的受伤之外,后续亦恐将引发学生更大的愤怒与抗争,请马总统立即出面,响应学生要求,才是平息争议,结束学生抗争的最佳方式。苏主席并请党团三长即刻联系江院长,表达本党前述之立场。”
而不久前宣布参选党主席的蔡英文亦在“脸书”(Facebook)上发文呼吁马英九立即出面,针对人民诉求,给予正面回应,并促请警方务必以维护学生安全为原则,避免过当行为伤害学生。表面上看,绿营所发布的声明字句中尽显对学生的体恤和人文关怀,当政府与群众对立时,义无反顾地站在了群众一边。但人们又是否曾经思考,这场由学生发起,为争取程序正义而展开的社会运动发展到目前是不是已经全然变质呢?

值得留意的是,虽然留守立法院的学生团体表示,马政府要为清场负上全部政治责任,但同时却也透露是其他组织发起冲击行政院的行动,他们的定位是在立法院听民意。
而从立法院同学会长的言辞中也不难察觉出他的担心,他一度呼吁不要都跑去行政院,让立法院失守,这种说法显示出冲击行政院已经超出了学生表达意见的范畴,而事情的发展进程也显然超乎他们想象。
根据一项最新民调显示,即使在媒体这几日的大肆渲染之下,仍然有近70%的民众对服贸的内容不清楚,而这一比例在学生当中可能更高。在镜头前的很多学生尽管表现得热血沸腾,却连对服务贸易协议是什么东西都不知道,更多的像是一群愤青在表达不满。但另一方面,在运动策略方面学生又显示出与他们年龄不相称的高超,我们不妨回顾一下这场声势浩大的“太阳花”学生运动,就手法而言,采用声东击西之策,放言要占领总统府,其实目标是立法院,明显背后有高人指点;就现场构成而言,是一场有预谋、有组织的行动,先期有明星大腕、酸腐文人的造势,后有民进党人士现场进行指导,最后民进党四大佬抵达现场,呼吁现场学生及民众就地静坐,事件之轰动让多国媒体现场直播,就连不少香港和大陆的观光客都直呼难得到台湾,遇到这种大场面想要感受一下“民主”气氛,甚至还有些香港学生和专家,表示后悔十多年前签下CEPA……等等证据均证明,这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学生表达诉求,而是有人操纵下的政治预谋。
不幸的是,马英九和江宜桦低劣的政治智商为此提供了“助燃剂”,使这场原本可以止于星星之火的运动变成了难以扑息的熊熊大火。台湾经不起又一次的“2·28”,也不能承受“台湾版的天安门事件”。但事实上,马英九23日早上的10时的记者会以及其后军纪部长做的记者会,充满着挑衅激怒学生的感觉,而马、江二人22日下午完全拒绝跟学生对谈,引爆了学生的情绪,也令整个形势转向失控。冷静思考,服贸协议本来大可以逐条审议,这也是朝野立委原本达成的共识,但是因为马英九自己透过党的机制下令,试图将协议包裹表决,公然违反程序正义。这种议题本来只是反对服贸协议的程序,马上演变成宪政争议,变成马英九政权合法性的危机。对民意支持度本就如此之低的马政府而言,此举无异于引火自焚。尽管在民调中支持与反对学生行动的人数相差无几(49%:40%),呈现看法两极化的趋势,社会舆论对马政府也近乎是一面倒的挞伐。因为即使是不认同学生行为的那部分人,也并不代表他们同意马英九处理事件的幼稚手法。
毫不夸张地讲,如果马英九不好好处理的话,在未来两三天台湾就有可能像1986年(当年台湾发生“5·19”绿色行动,第二年蒋经国政府宣布解严)那样,被人转化成不只是学生,而是全社会人民力量的展现。一旦到那时,马英九这位还有两年就将卸任的台湾领导人将有很大机会面临与前菲律宾总统马科斯(Ferdinand Marcos)当年相同的遭遇,被迫辞职出国寻求庇护。
不过,与马英九未来相比,当下民进党所表现出的姿态却连学生都看不下去了。对于民进党天王们的“支持”,民众更多是认为在讲空话。而民进党打算借此事件获取政治利益的目的也清晰的展现在民众面前,可惜最终结果并非如民进党所想。
[来源:倍可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