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BCM 门户 雅趣共析 百家杂谈 查看内容

社区物联网医院解决方案

2016-8-30 04:32| 发布者: John| 查看: 594| 评论: 0|原作者: 萧庆伦|来自: SCAPE

摘要: 虽然中国2009年的医疗体系改革在医疗保险覆盖领域取得了不错的进步,但是浪费严重的医保制度仍然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医疗体系从以公立医院为中心的利益驱动型系统向以基层医疗为基础的综合 ...
以医院为中心的零散式架构


目前,96%的中国人拥有上述三种医疗保险中的一种。不过,医疗卫生保健提供领域的改革却进展缓慢。虽然政府对初级医疗卫生保健层面的基础设施和人员培训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是病人获得医疗服务更多却是在第二级别和第三级别的医院。初级医疗领域的设施没能发挥“守门员”的作用,而医疗卫生保健的提供始终保持了以医院为中心的零散式架构。同时,公立医院的改革受到了阻挠。17个城市的试点项目因为指导政策的原因进展并不顺利,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李克强总理把中国的医疗卫生保健改革形容已经进入“深水区”,特别是指对利益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遇到了诸多困难。

2007年到2012年期间,实际人均总体医疗支出年均增长率为14.9%,而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10.2%。虽然医疗保险覆盖率提升增加了人们从保险中获得的报销,但它却没有减轻中国家庭面临的与医疗有关的经济负担,也没有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如果医疗保健支出继续增长而没有减少,那么病人就要最终承担费用。这样一来,中国医疗保险项目的持续性就面临危机。

十二五计划为公立医院改革提出了一个计划,包括取消药品销售收入与医生总体收入挂钩的现象,改变医疗卫生保健供应者的支付方式,尝试其他的公司治理结构,改善药品质量和合理用药领域的监管,使用更有效的管理手段等。这些措施中,大部分都已经在2009年的改革试点项目中进行了尝试。

计划中最为显着的地方是政府决定提升在医院领域的私人投资,以期能在2015年实现私立医院占据20%市场份额的目标。虽然还没有明确,但是私有化背后的目的可以被解读为三个:一是战略举动,即利用私立医院作为刺激性竞争,刺激困难重重的公立医院改革发展;二是政府思想观念领域的大转变,意图采用一个更加以市场作用为主的方式来提升医疗卫生保健领域的生产力;三是希望医疗卫生领域能够成为另一个促进经济发展的领域。20%市场份额背后的基本原理尚不清楚,而政府是否意图在2015年后进一步扩展私立医院也不明确。将私立医院与公立医院放在平等位置上的配套政策也陆续出台,比如三种医疗保险项目会同私立医院签约,私立医院的医生也可以按照现有医疗系统专业级别系统获得职称提升资格。与此同时,政府不再批准公立医院开展建筑工程或者增加床位的计划。中国政府将如何调节管理私立医院?更重要的是,规定和各种条例能否在中国的环境下被有效的执行施行?这些问题都有待观察。总体来说,中国政府的额外资金支持能否带来一个有效的医疗卫生保健系统从而满足人民需求,关键取决于中国能否找到一个切实可行且可持续的战略来对医疗卫生保健提供系统进行改革。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手机版|小黑屋|BC Morning Website ( Best Deal Inc. 001 )  

GMT-8, 2025-10-25 00:19 , Processed in 0.015593 second(s), 18 queries .

Supported by Best Deal Online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