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2|回复: 0

镜头直击:左宗棠镇压陕甘回变后的中国西北(组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4 18:03: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874-1875年,沙俄政府向中国派出一支科学和贸易考察团,考察经由陆路进军中国市场的新途径,调查贸易的增长前景,寻找合适的地方建立领事馆和工厂,并收集当时席卷中国西部多个地区的陕甘回变的相关信息。考察团共有九人,由俄国总参谋部中校尤利安·A·索斯诺夫斯基(Iulian A.Sosnovskii)带领,包括地质学家马图索夫斯基(Matusovskii),科学官员帕维尔·亚科夫里维奇·派亚塞特斯基(Pavel Iakovlevich Piasetskii)博士,考察团摄影师阿道夫·伊拉莫维奇·鲍耶尔斯基(Adolf Erazmovich Boiarskii),汉语和俄罗斯语翻译,以及三名哥萨克士兵。
考察团从圣彼得堡出发,取道乌兰巴托、北京、天津,抵达上海,然后继续沿长江经丝绸之路穿过哈密绿洲、斋桑泊,最终回到俄罗斯。鲍耶尔斯基拍摄了大约200张照片。
这些照片是研究中国这一历史阶段的宝贵资源,其中大部分收录在这本相册中,后来成为巴西皇帝佩德罗二世(Pedro II)建立的特丽萨·克里斯蒂娜·玛丽亚(Thereza Christina Maria)藏品的一部分。最终佩德罗二世将其捐赠给了巴西国家图书馆。
陕甘回民起义,又称陕甘回变、陕甘回乱等。是发生在中国19世纪清朝同治年间的一场战争和动乱。清朝统治者为巩固其封建统治,采取“护汉抑回”“以汉制回”的政策,竭力挑拨回汉民族间的关系,破坏回汉团结,另以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1862年和1877年间,回民趁清军南下镇压太平军西北空虚的机会,发起了一场对汉族的仇杀,维持了十年多年,波及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等地区,最后被左宗棠和多隆阿部队和以汉人湘军为主的清朝军队镇压。
战乱对西北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人口损失高达2000万。造成汉族聚居的村落及城镇出现十室九空的惨状。战后清廷将许多投降的陕甘回民强制迁移到西部更偏远的山区和土地贫瘠的地方。

图为四个身穿制服,手拿武器的湘军士兵。

图为四轮车牵引的清朝火炮。

四名全副武装的湘军士兵。

三轮木车上的清朝火炮。

驻扎在甘肃的湘军军营。

高举旗帜列队的湘军士兵和四门大炮。摄于中国甘肃省。

八名在河上划着炮船的士兵。

战争和动乱期间满目疮痍的古城镇。背景可见天山和博格达峰。中国新疆,1875年。

嘉峪关附近的长城,中国甘肃省,1875年。

万里长城最西端的嘉峪关关城,中国甘肃省,1875年。

肃州府,在1872年的陕甘回变中几乎被夷为平地。

陕甘回后的甘州镇。

甘州镇,城墙有四个城门。

兰州附近的秀漠关(音译),筑有防御土墙,边角建有信号塔。中国甘肃省,1875年。

中国甘肃省永昌镇,1875年。

嘉口益(音译)乡,中国甘肃省被战乱所毁坏的众多城镇之一。

兰州北面城墙边立于黄河上的水车。

兰州的穆斯林清真寺,带有一座中式亭阁。

兰州东北面景观,1875年。

中国新疆哈密穆斯林区的清真寺。

兰州城墙西门,1875年。

有城垛的汉中府城墙,右侧有一座了望塔,中国陕西省。

陕西省汉中府横跨街道的汉代牌楼,街道两边有很多小店。

长袍马褂,顶戴花翎的陕甘总督左宗棠。中国甘肃省兰州市,1875年。

狱卒和两个坐着的囚犯,囚犯戴着重约16公斤的枷锁。
[来源:加拿大华人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BC Morning Website ( Best Deal Inc. 001 )  

GMT-8, 2025-8-26 15:21 , Processed in 0.019845 second(s), 17 queries .

Supported by Best Deal Online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