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春,三岁半的印度小男孩——贾斯伯死于天花。下葬前,父亲贾特注意到儿子发出一些动静,赶紧过去查看。慢慢地孩子醒了过来。 孩子活过来后,居然说自己是Vehedi村泰吉家的儿子,他想回家。同时拒绝吃贾特家里的食物和水,因为他属于婆罗门,而贾特一家是首陀罗阶层。 贾斯伯也从此性情大变。他原来生性愚钝木讷,现在却变得聪明伶俐。他说自己是个婆罗门青年,有妻子和儿子。一天,他在一个婚宴上遇到一个人,那人跟他借了很多钱,但又不想还,所以让他吃了一些有毒的糖果。他也不知道,回家路上毒性发作,从马车上摔下来死了。家人都不知道他是被毒死的,以为是他在婚宴上酒喝多了。 三年后,这些事被传到Vehedi村的泰吉家,泰吉死去的儿子——索伯哈的情况跟贾斯伯描述的一模一样。泰吉家开始调查儿子的中毒真相,并来看望贾斯伯。一见面,贾斯伯就把每个亲人都准确无误地认了出来。在一位糖厂厂长的怂恿下,Vehedi村的村长把贾斯伯带到Vehedi观察。贾斯伯毫无困难地认出了回家的路,并准确地回忆起前生的很多细节。 后来,贾斯伯每隔两三个月就回泰吉家一趟,呆上两三个月,帮忙干活。泰吉家把贾斯伯当成家里真正的成员,还跟他商议前世儿子和女儿的婚事。他还参加了前世儿子的婚礼。 小贾斯特告诉斯蒂文森教授,那个下毒的人已经还给了自己六百卢比。虽然这笔钱不足以偿还索伯哈的性命,但下毒者面对贾斯特时所受到的良心谴责,也足以证明贾斯特是索伯哈转世。毕竟,死者索伯哈本人才是这笔债务的法定债权人,而不是今世的贾斯伯。
——编译自(美)伊恩•斯蒂文森《二十个典型轮回案例》
(Ian Stevenson, M.D. Twenty Cases Suggestive of Reincarnation)
背景小资料:
轮回学属于精神心理学范畴,四十多年来,相关专业论著不胜枚举。根据几次盖洛普调查的结果显示,至少有四分之一的现代西方人相信轮回转世,而且这个趋势还在不断上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