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主帖内容1) 分工合作 按需炮制假“绝密文件” 公安机关通过侦查和讯问发现,郭文贵和陈志煜、陈志恒在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过程中分工明确、手法专业。下面我们以三份假公文的出炉过程为例,来揭示郭文贵、陈志煜、陈志恒是如何分工合作、共同进行伪造的。 陈志煜交代,2017年8月,他和弟弟陈志恒将之前伪造的《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2014年度秘密增派范海涛等33名国安部人民警察赴台值勤工作方案的批复》的文件,根据时政变化略加修改,制作了《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2017年度秘密增派何建峰等27名国安部人民警察赴美值勤工作方案的批复》这一假文件,发给了郭文贵。 犯罪嫌疑人 陈志恒:27呢,是我们的生日是11月27日,所以我们就觉得27是个比较幸运的数字,所以我们用了27。“何建峰”呢,其实他在草稿里面是“何海峰”,我在临打印前,我觉得“何海峰”这个名字过于普通,所以我就临时把“何海峰”这个名字改成了“何建峰”,因为我觉得人民警察嘛,名字要阳刚一些。 民警:这份文件的公章是怎么来的? 犯罪嫌疑人 陈志恒:这份文件有两个公章,一个是国务院办公厅的公章,一个是中央国家安全机构委员会办公室的公章,国务院的公章是从网上下载,然后再PS上去的,而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的公章,在网上是搜寻不到的,我是搜寻了一个叫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的公章,然后我再把其中的“机构编制”改成了“国家安全”,就是“创造”了这个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的公章出来。 陈志煜供述,2017年9月底10月初的时候,郭文贵多次要求他提供涉台、涉朝、涉美的一些机密文件给他。 红色通报在逃人员 郭文贵:我们尽可能地,北朝鲜文件啊,文件,除了数据以外,关于北朝鲜近期的文件,一定给我弄几个,这非常非常的关键。 犯罪嫌疑人 陈志恒:2017年9月朝鲜进行了一场核试验,当时联合国通过了一份对朝鲜的制裁协议,郭文贵当时就觉得这是一个抹黑中国的亮点。 于是,陈志煜、陈志恒两人在郭文贵指使下,先后伪造了《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监管朝方通过“特别贸易渠道”与我国开展贸易活动的通知》、《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我国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就进一步深化解决该国核问题开展沟通协调工作的决定》两份公文,发送给郭文贵。 红色通报在逃人员 郭文贵:我们搞几份更加绝密的材料,让美国人看到,(中国)对美国的威胁。 2017年11月,按照郭文贵的授意和预先设定的框架,陈志煜又伪造了一份题为《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2017年度加强针对美国政府高层专项统一战线工作计划的批复》的文件初稿。 犯罪嫌疑人 陈志恒:郭文贵就让我们去制造这样的文件,就是想要制造“通中门”这样的问题去要挟特朗普,不要去遣返他,而又让我和陈志煜去背这个锅,我就觉得非常害怕。后来我就和陈志煜商议,并没有按照郭文贵的意图去制作,而是我们自己就把它改成了中国向美国科学技术领域进行渗透的这样一份文件给郭文贵。 更换内容后,陈志煜、陈志恒二人将伪造的假文件《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2017年度加强针对美国科学技术领域统战力度工作计划的批复》发给了郭文贵。2018年4月2日,美国媒体对该文件进行了“爆料”。 知假造假 公然造谣抹黑我国政府 证据显示,陈志煜、陈志恒两人按照郭文贵的授意,先后给他提供的30余份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及国安委等名义印发的国家机关公文,全是伪造的。陈志煜、陈志恒二人交代,郭文贵还亲自点拨他们对伪造的公文进行修改。但当郭文贵在境外发布这些伪造公文时,却信誓旦旦说是真的,以达到抹黑我国政府的目的。 陈志煜讲,假文件都是根据郭文贵的要求按需定制的。郭文贵提出文件涉及方向或主题后,陈志煜利用其曾在国家机关工作过、熟悉文件起草和制作规范的经验,在互联网上大量搜索相关主题的资料,编造所需的公文内容;再用公文制作软件,编辑排版后加密传送给陈志恒。陈志恒利用自己熟悉计算机技术的优势,将网上下载的文头、公章进行处理后,予以添加,从而炮制出假公文。陈志煜、陈志恒从接到郭文贵指令,到完成一份公文的伪造,大约需要一个星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