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描述 | 对于中国模式的评价 |
由计划覆盖的定义人口或者健康状况 | 完全整合模式以全体人口为基础,整合了初级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和医院。疾病管理计划试图完成同样的任务,但关注重点放在拥有某些特定特征(比如年龄、常见疾病或者健康状况或者所处地理位置)的人口群体上。 | 大部分根据所处地理位置划分定义人口,却没有关注特殊的健康状况。 |
医疗卫生提供者支付模式激励他们在护理问题上相互协作 | 1.打包支付鼓励根据一个固定费用的分配进行护理协作,从而使得不同层级的医疗卫生提供机构能够在特定时间内为定义人口提供全方位的服务。2.政府也越来越多使用根据绩效付款的支付模式来奖励或者惩罚初级医疗卫生保健医生,以便他们优化自己的疾病预防和慢性病管理工作。 | 大部分试点没有将提供者支付模式变化包含在内。根据上海政府的指导方案,社会医疗保险应该为整合型医疗提供网络提供总额预算支持,网络内所有的服务提供者都可以享受。这一政策落实程度如何还不清楚。 |
病人激励 | 分级补偿结构、专家服务转诊、昂贵诊断检验的批准以及用于健康提升活动或者在经过认定的整合结构挂号的保险补贴,这些措施都能刺激消费者以最经济划算的方式使用医疗卫生保健系统的服务。 | 1.对于大多数试点项目而言,社会医疗保险没有专门制定有差异的分级补偿计划以激励病人使用初级医疗卫生保健服务。2.在一些模式中,转诊病例的补贴比例比非转诊病例高。3.大多数模式中,高级别医院主要接受来自社区医疗卫生中心快速挂号通道的转诊病人。 |
初级医疗卫生保健机构的作用 | 1.在一些国家,他们要求初级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必须配有执业医生,或者以补贴形式鼓励这些机构配备执业医生。如此一来,初级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就能在医疗卫生保健系统中扮演“守门员”的角色。2.由不同专业的多名医生组成的多功能医疗团队根据预算来为患者提供他们需要的全部或者部分服务。3.过渡期的护理模式将护理工作由医院转移到社区,同时将护理工作执行者由医生转变为职能更强大的医疗团队。这种团队包括了护士、治疗专家和社会护理工人。4.所有服务提供机构都包含一些种类的护理管理职能,且以初级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为中心。 | 1.大部分试点建立的目的都是试图通过将病人转诊到低级别机构接受治疗而减轻三级医院的压力。但是,这些试点都没有试图进行护理协调工作。2.在大多数病例中,社区医疗中心应该扮演“守门员”作用。但它们是否发挥了效果却不得而知。3.初级医疗卫生保健服务提供者没有在护理协作中扮演核心作用。实际上,三级医院才是中国医疗卫生保健系统的核心。 |
为服务提供者提供决策支持 | 同行评议、标准化护理协议、跨学科交互以及越来越多的培训,这都开阔了各种医疗卫生服务专业人士的眼界,使他们能够扮演好病人护理协调员的工作。 | 1.在整体服务和健康机构中,没有定义明确的护理协调员这一职位。2.高级别机构为低级别机构提供专家,帮助其训练员工。3.是否存在根据执业需求而组建的多功能医疗团队还不得而知。 |
健康信息系统 | 在高效的整合系统中,运用能够在不同机构中使用的标准化电子病历是常见举措。 | 所有人都认识到健康信息技术在整合型医疗卫生系统中所能发挥的基础性作用。有些整合后的护理团队已经建立医疗信息交换平台,并开始了信息交换。 |
接受监管 | 监管和促进临床机构机构整合的组织结构变化并不常见,这需要政府提供强力领导,也需要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支持帮助。通常情况下,我们需要放松哪些阻碍临床整合的监管政策。 | 医疗机构的整合被某些全国范围内的监管政策所阻碍。比如,限制医生执业地点数量的规定导致医生无法在整合后网络内所有医疗结构执业。同样,中国还存在限制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分发不同药物的规定。如果病人转诊到社区中心进行康复治疗,社区中心可能没有配备病人需要的药品。目前,有的试点正在尝试放松这些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