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目前的医疗卫生系统及最新的政府政策
中国目前的医疗卫生系统及最新的政府政策 昂贵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健康领域预算外开支缺乏财政风险保护、SARS(非典型肺炎)爆发使得医疗卫生保健系统的问题进一步暴露…中国公众对上述问题的不满在与日俱增。为了应对,中国在2009年迈出了巨大的一步——对医疗卫生保健系统进行改革。在公平原则的指导下,这次改革放弃了之前各系统所采用的市场法则,重新定义了其在医疗系统中的作用。2009年到2012年期间,中国的年度公共事业支出不断增长,从4816亿人民币猛增到8366亿人民币。改革之前,中国国内就一个问题产生了激烈的讨论:额外的政府资金究竟该以直接预算的形式拨发给医疗服务供应方(在供应方面施加措施),还是注入医疗保险项目然后从医疗卫生保健服务供应方那里购买服务(在需求方面施加措施)。 关键信息 •中国2009年改革在医疗保险覆盖率提升方面产生了效果明显的实际作用。不过如果不改革目前浪费严重且效率低下的医疗卫生保健分配系统,中国不可能为全体公民提供价格实惠且公平公正的高质量医疗卫生保健服务。 •目前中国的公立医院是以盈利为目的,但还在推行公立医院私有化改革,而医疗卫生保健供应系统则是以医院为中心的零散式系统。所以,病人要承担的费用越来越高;在双轨制的医疗系统中,医疗服务的质量和获得权限由病人的支付能力决定;这样一来,贫困人口的健康问题会越发突出; •公立医院同私立医院就何者成为医疗系统基准进行竞争。同时,公立医院进行改革,努力满足公众利益并对众多人口的健康承担起责任。在这样的前提下,中国能找到一条替代路径从而回到正确的发展方向上,以便实现医疗卫生政策所预期的目标。 •客观监管和评估对于基于证据的改革而言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任何关于进一步扩张营利性私营医院市场的决定都不应该仓促做出,我们需要客观评估其对中国医疗卫生保健政策目标实现的影响之后再行判断。 中国政府决定将大部分额外资金用于补助那些不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项目范围内的农村和城市居民,帮助他们分别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项目或者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项目。同时,中国政府还直接向初级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供应方拨款,要求他们提供政府定义明确的公费医疗服务。这个做法,再加上之前提到的三种医疗保险项目(下文统称为社会医疗保险)所覆盖的医疗服务,一同构成了政府财政支持的基本医疗卫生保健服务。为了进一步健全完善初级的医疗卫生保健网络,改革在基础设施和供应者培训方面大量投资,并建立了基本药品计划,从而提高初级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的安全性、质量以及效率。最后,因为在公立医院改革问题上没有确定下可行的方针策略,中国政府开始了多种多样的尝试。 2012年,中国公布了医疗卫生健康领域的十二五计划,再次重申政府履行将不间断的推动改革的承诺,并为2015年提出了新的目标。其中包括:进一步增加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项目、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项目和公费医疗项目的财政支出;持续改善初级医疗卫生健康领域的基础设施,培训全科医生;扩充基本药品计划的目录。中国政府正在逐步整合现有的三种医疗保险项目,第一步就是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项目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项目整合提出了方案。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提升风险分担能力,均衡城乡福利待遇。下图展示了2009年改革的进展和挑战,以及政府的短期计划。
|
手机版|BC Morning Website ( Best Deal Inc. 001 )
GMT-8, 2025-7-8 10:48 , Processed in 0.018522 second(s), 18 queries .
Supported by Best Deal Online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