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BCM 门户 雅趣共析 历史钩沉 查看内容

常被以“孙黄”并称的黄兴与孙中山

2016-10-24 12:00| 发布者: Test| 查看: 69| 评论: 0|原作者: 张蕾|来自: 中国新闻周刊

摘要: 黄兴先生是一位爱国者、革命家,也是杰出的军事战略家。革命的中流砥柱,在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顺利诞生、护国讨袁等历史事件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 ...
“谷中一鸣,众山接应”

  1910年5月30日,黄兴致信孙中山,讨论9次武装对抗清廷之起义失败后,革命的走向和计划。

  黄兴在这封信中指出,推翻清政府最好的力量,就是它自己的军队。他分析了新军起义流产以后的广东形势,断言:尽管此前遭遇种种挫折,但是,“图广东之事,不必于边远,而可于省会”。这修正了孙中山长久以来主张的于边远地区起事的观点。

  在结论中,黄兴预言:革命一经在一省爆发,各省将闻风而动,“必有谷中一鸣,众山皆应之象”。

  胡汉民评价说:“其后进行计划,大略如书中所言。”

  其实,早在1903年11月4日,在华兴会成立会上,黄兴就对武装斗争的战略和策略问题有过完整而富于远见的论述:

  本会皆实行革命之同志,自当讨论发难之地点与方法以何为适宜?一种为倾覆北京首都,建瓴以临海内,有如法国大革命发难于巴黎,英国大革命发难于伦敦。然英、法为市民革命,而非国民革命。市民生殖于本市,身受专制痛苦,奋臂可以集事,故能扼其吭而拊其背。若吾辈革命,既不能借北京偷安无识之市民得以扑灭虏廷,又非可与异族之禁卫军同谋合作,则是吾人发难,只宜采取雄踞一省,与各省纷起之法。

  赴日留学是黄兴一生的转折点。1902年夏,黄兴被官派至日本弘文学院习师范。他的朋友和传记作者刘揆一称,他在那里学习到的西方知识,使他成为一个民主共和政体的鼓吹者。

  1903年夏,黄兴回到长沙主持明德学堂新成立的速成师范班工作,兼任历史、体操等课目教员。“他的图画很好,白天上课在黑板上画瓜果,晚上计划革命。⋯⋯当时湖南所有各中学的学生都归附他。”他的同事张继曾如此回忆。

  一次,黄兴在动物课上给学生讲鱼类,用盆端来一条活鲤鱼。他从讲鱼类的构造和基本特征,引出“鲤鱼跳龙门”的成语,对学生们说:鲤鱼是不可能成龙的。只是中国历史上有人想通过造反当皇帝,所以才有鲤鱼跳龙门的传说。然而,中国换了不少皇帝,百姓们并没有得到什么好处。法国革命党人比别人聪明,他们在革命成功后将政体改为民主共和制,再也不要皇帝了。这样,百姓们才有了平等和自由。

  语云:“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可这个黄秀才却不如此。流传至今的黄兴照片显示,这位共和元勋面庞白净,双眼皮,眉毛不枝蔓,眉眼搭配起来颇显平和,他不同时期面容上的最大区别,只在于胡子的样式。但是,在他身上,旧式知识分子的摇摆特性,几与其绝缘。

  据李书城回忆:“弘文学院同学每晚都在自习室讨论立宪和革命的问题,最初颇多争论,以后主张排满革命的占了多数。黄克强先生在同学中一向是笃实厚重、不多发言的,但他把问题看清楚了,决定自己应走的道路以后,意志即异常坚决。”

  有一晚,黄兴与一些同学争论得很激烈,气急得说不出话来,竟将手中的小茶壶掷地摔碎。他从事革命的决心,“不是任何力量所能动摇的”。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手机版|小黑屋|BC Morning Website ( Best Deal Inc. 001 )  

GMT-8, 2025-8-25 22:09 , Processed in 0.011240 second(s), 19 queries .

Supported by Best Deal Online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