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分化中央,爭取同謀
毛的第一次權力鬥爭發生在1921年。 作為中共在湖南的領導人,毛當時的主要工作是發展黨員。但除了親戚朋友外,他發展的人並不多。那時在湖南參加中共的人,包括劉少奇等都不是毛介紹的,而是在長沙活動的另一個共產黨人賀希明介紹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後來轉入共產黨的。賀曾任過長沙知事,頗有聲望。他沒去中共「一大」,是因為中共在長沙的聯絡人是毛,而毛非常妒忌賀。劉少奇從莫斯科回來後,毛盤問他賀是怎麼介紹他們去蘇聯的。 毛正式成為湖南中共黨的首腦之後,立刻就著手把賀從黨的圈子裡趕出去。賀當時主持一個相當大的演講廳,叫船山學社,青瓦朱門,牆邊幾株古樹,氣宇軒昂。毛宣佈要用這個地方做黨的工作,率領一幫人搬了進去,讓賀的日子很不好過,最後不得不離開——既離開學社,也離開黨。趕走賀之後,在毛的領導下,湖南黨沒有委員會,只有毛髮命令。 這以後,毛角逐黨內權力的勁頭一發不可收拾,胃口也越來越大。 1927年4月,蔣介石發動「清共」後,斯大林要求中共建立自己的軍隊,走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在這種新的形勢下,毛澤東為了抓住槍桿子,建立自己的地盤,增強自己在中共黨內的實力地位,以便向莫斯科要權,借「秋收暴動」的名義,拐走了當時在長沙附近的三支中共武裝,當上了指揮這些軍隊的「前委」書記,將部隊帶上了井岡山。 上了井岡山後,毛曾多次寫信給當時在上海的中共中央,要求成立一個由他領導的管轄井岡山一帶的特別委員會,但均未獲批准。朱德與毛會師後,毛再次給上海中央寫信。不等中央答覆,毛就指定代表,召開「代表大會」,自己當上了書記。 不久,毛要黨授權的信,從上海千里迢迢送到莫斯科,在6月26日遞上了斯大林的辦公桌。斯大林看好毛,毛有軍隊,有根據地,又是老黨員,在中國知名度也最高。於是,毛的要求被滿足。11月,中央的通知到達,重新成立「前委」,由毛任書記,管轄朱毛紅軍。「前委」之下組織軍事委員會,以朱德為書記。但不久,在政府軍緊追不捨的險境中,毛就急不可待地發動了對朱德的權力鬥爭,取消了以朱德為書記的軍事委員會,剝奪了朱德的軍事指揮權,把 一切權力都集中到了自己手裡。 毛的專制獨裁,使他在紅軍中很不得人心。結果,沒多久,1929年6月22日,朱毛紅軍的黨代表們在福建龍巖舉行大會,辯論朱毛問題,並投票選舉。會上,毛被選掉前委書記,由陳毅接任,朱德重獲軍事指揮權。毛曾威脅說,「若你們來武裝解散前委,我有一個班的兵力,還可以抵擋。」 8月21日,根據莫斯科駐華代表的指示,在上海負責中共中央日常工作的周恩來給朱毛紅軍寫了封信,決定重新起用毛,接到信後,朱德服從了。毛留下朱德當名義上的最高指揮官,部隊也繼續叫朱毛紅軍。俄羅斯檔案記載,1931年2月,朱德對軍事指揮官發脾氣時說,他不過是「毛手裡的玩物,沒有任何權,毛只是耍他。」 1930年初,莫斯科和在上海的中共中央統一組編紅軍,彭德懷率領的部隊此時已發展到一萬五千人,與朱毛紅軍相等,彭被編為與朱毛平行的一個軍。 毛澤東一心要把彭的部隊抓過來,但彭軍遠在幾百公里之外,他鞭長莫及。恰好此時上海中央命令毛打南昌,給他創造了兼併彭德懷的機會,因為彭德懷剛於7月25日奇襲打下長沙,離南昌不遠。 8月19日,毛給上海中央寫信說,彭的形勢十分危險,他決定放棄打南昌到長沙去「援助」彭。彭接到消息說毛朝著他來了,派人告訴毛,他不需要援助。但毛是推不掉的,反過來要彭去配合他打介於南昌、長沙之間的永和市。彭只得率部前往。 彭軍到達永和的當天,8月23日,毛立即宣佈兩軍年合併,成立第一方面軍,毛自己當總頭目(總前委書記、總政委),朱德任總司令,彭德懷僅僅是副總司令。為了得到批准,毛第二天函告上海中央,兩軍的合併是為了再打長沙。當時,朱德和彭德懷都反對再打長沙,但毛堅持要打,因為如果不打,他就沒有理由要上海中央同意他與彭合併,把彭置於自己的控制之下。 毛利用二打長沙,全國報紙會大登特登的機會,把本來只統領一個軍的自己,吹成全國紅軍及根據地的領袖。8月23日圍城開始那天,毛通電宣佈成立中國工農革命委員會,指揮全國的紅軍和地方政權。 「九一八」事變後,蔣介石為了向中共表示他希望建立「民族統一戰線」的誠意,在紅軍岌岌可危之際,停止了第三次圍剿,調走了軍隊。中共於是得以乘民族之危擴張,在1931年11月7日,建立了一個國中之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莫斯科指定毛為這個國中之國的首腦,相當於「總統」,還按蘇聯規矩給他戴上一頂非中國習慣的頭銜: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毛同時又是「總理」:人民委員會主席。在這些職務宣佈的當晚,一個親信來看毛,向毛道喜,一進門他就喊,「毛主席!」毛說,「你改口真快,是第一個。」就是從這個人的嘴裡,第一次吐出了今天世界語匯中一個盡人皆知的詞:毛主席。 國中之國成立前後,毛身邊來了一批由蘇聯培訓的中共高官。毛在他們面前依然擺出獨裁作風,這些人不吃他那一套。周恩來剛來時,一次開蘇區中央局會議,毛照舊拿出主持人的架式,在座的人請他讓位,由周主持。 1932年5月,毛伸手要權,提出在紅軍中設立總政治委員,由他擔任。7月25日,周恩來答應了他的要求。 1932年夏,蔣介石首先集中兵力進攻中央蘇區以北的鄂豫皖和湘鄂西根據地。莫斯科指示所有紅軍協力支援這兩個紅區。毛的任務是率領中央蘇區的紅軍北上進攻若干城鎮,以牽制一部份政府軍。毛遵命攻擊了幾個地方,但一遇強敵就停下來。中央要求毛積極出擊,「呼應配合」,毛則保持觀望,按兵不動。 蔣把紅軍趕出鄂豫皖和湘鄂西之際,下一個目標輪到中央蘇區。莫斯科的戰略是迎頭反擊,但毛再次拒絕執行,堅持要「分散」部隊,躲避蔣軍。 10月初,一次緊急會議在寧都召開,會議由周恩來主持,中央蘇區的八個領導人都出席了,大家一致指責毛不服從命令,擅自行動,犯了「不尊重黨的領導機關與組織觀念的錯誤。」與會者開展了從未有過的兩條路線鬥爭。在上海的中共領導博古等人,給寧都會議發電報,稱毛的行為「不可容忍」,再不能讓毛指揮紅軍,甚至建議開除毛的黨籍。結果,寧都會議撤掉了毛的紅軍總政委職務,由周恩來接任。到了1934年初,毛又丟了蘇區政府「總理」的職位。 長征初期,失寵的毛一直忙著分化中央,爭取同謀的活動,特別力爭兩個他從前並不喜歡的人。一個是綽號「紅色教授」的王稼祥,一個是接任他「總理」職位的張聞天。毛跟這兩個人早先都幹過仗,現在他竭力拉攏他們,因為他倆都對一把手博古心懷不滿。於是,以毛為首,這三個人聚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反對李德、博古的「三人集團」。 這個「三人集團」一塊兒行軍,謀劃著怎樣奪權。路窄時一前一後,路寬時並排抬著,讓他們的頭湊在一起好說話。「三人集團」決定,他們的目標是撤掉博古和李德,把軍權給毛,黨權給張聞天,三人中唯一的書記處書記王稼祥,則從政治局候補委員晉升為正式委員。三人的位置都安排好了,他們就要求開政治局會議,討論中央蘇區為甚麼垮臺。 1935年1月15日到17日,政治局委員跟軍事領導人等二十來人,在貴州北部的遵義城開會。會上,毛等三人把中央蘇區垮臺的責任都推到博古和李德身上。 中共黨史稱這次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在黨和軍隊的領袖地位,其實會上毛既沒有成為黨的領袖,也沒有被授予軍隊的領導權。不過,毛在這次會議上也獲得了成敗攸關的的突破:他終於進入了中共的決策核心「書記處」。遵義會議一結束,毛就左右書記處做出決定:「澤東同志為恩來同志的軍事指揮上的幫助者」。 遵義會議開過三星期後,毛跟張聞天結伙用陰謀手段讓張取代博古當上了中共的第一號人物。從此,毛當上了張聞天的幕後操縱人。不久,毛又用權謀搞了個「三人團」,由他和周恩來、王稼祥組成,使他從此在軍事指揮上與周恩來平起平坐。 |
手机版|小黑屋|BC Morning Website ( Best Deal Inc. 001 )
GMT-8, 2025-8-25 22:22 , Processed in 0.016393 second(s), 19 queries .
Supported by Best Deal Online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