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軍事工業化
同國民黨的內戰剛勝利在望,毛便躍躍慾試,要在斯大林的全球勢力範圍內插一腳。他找來了美國記者安娜‧ 路易斯‧ 斯特朗,派她周遊世界,替自己宣傳。臨行前,毛給了她一套文件,囑咐她「轉交給全世界的共產黨,特別是給美國、東歐共產黨領導人看看」。斯特朗遵命寫了篇文章〈毛澤東思想〉,外加一本書,題為《中國的黎明》,頌揚毛「用馬克思、列寧做夢也沒有想到的方式解決每一個具體問題」,「整個亞洲可以從中學到比蘇聯更多的東西」,還說毛的著作「完全可能影響了有些歐洲政府戰後的模式」。這些話明擺著在奪斯大林的風光。 1949年11月,毛建國後第一個國際性的共產黨會議「亞洲澳洲工會代表會議」在北京召開。劉少奇在會上大談「毛澤東的道路」,一次也沒提斯大林或者蘇聯的榜樣。劉說,「中國人民走過的路就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應該走的路」,「這些地區的革命人民不可能不走這條路,誰要想迴避它誰就將犯錯誤。」毛還違反了他曾對蘇聯許下過的不進行任何組織工作的諾言。11月23日,劉少奇向大會宣佈將成立一個「聯絡局」,總部設在北京。毛的意圖是用這個機構作為指揮別國的工具。 毛深知,要爭奪共產主義陣營與整個世界的霸權必須有足夠的實力,因此,中共政權剛一建立,他就千方百計向蘇聯索要援助——幫中共建立一支強大的軍隊和一個全面的軍事工業系統。斯大林在世時賣給毛五十個工業項目,加上赫魯曉夫後來又賣給中國的九十一個大型項目,使得毛得以在1953年6月 15日推出了稱作「總路線」的中國工業化藍圖。鮮為人知的是,這些項目是以軍事工業為核心,毛的工業化實際上是「軍事工業化」。 毛要在十年到十五年,或至多再長一點時間內,實現這個目標。他反復交代的是要「快」,「提前完成」,「超額完成」,說速度是「靈魂」。為甚麼這麼急?毛有一個說不出口的理由:他要在他活著的時候,中國就變成軍事大國,使他在全世界「說話有人聽」。 1955年,毛終於成功地使赫魯曉夫同意把核技術提供給中國。這年的4月,蘇聯正式簽約幫助中國搞兩個發展原子彈的必需之物:一座重水反應爐和一台迴旋加速器。中國成為核大國就此起步。一組組中國科學家立即赴蘇受訓。12月,在蘇聯科學家協助下,1956年至1967年中國12年發展核工業的大綱訂出,毛的喜悅就不用說了。他對秘書說,他很高興,1949 年全國解放時都沒有這樣高興。他感到自己已在世界之巔,氣概沖天地說要「把地球管起來!」 斯大林死後,毛為了坐上共產主義陣營的第一把交椅,不斷地與赫魯曉夫爭權。他甚至在公開場合當著大家的面輕蔑、侮辱赫魯曉夫。後者在他的回憶錄中說,毛是個「自大狂」,「毛認為他是上帝的特使。他很可能認為上帝是他的特使。」1960年,赫魯曉夫還對來羅馬尼亞參加五十一國共產黨會議的彭真說,「你們想支配一切人,你們想支配世界。」他還對其他蘇聯領導人說,我一看到毛就像看到斯大林一樣,一個模子裡澆出來的。」 1968年11月,毛對澳大利亞毛主義黨的領袖希爾說,他認為「這個世界需要統一」。「蒙古人、羅馬人、亞歷山大大帝、拿破侖、大英帝國,都想統一世界。今天的美國、蘇聯,也想統一世界。希特勒想統一世界,日本想統一太平洋地區。但是他們都失敗了。照我看,統一世界的可能性並沒有消失。」“我認為這個世界是能夠統一的。」 毛顯然認為這個角色非他莫屬。他說美國、蘇聯都不行:「這兩個國家人口太少,到處打起來人力就不敷分配。而且,他們都怕打核戰爭。他們不怕別的國家死人,可是怕自己的人口死掉。」哪個國家人口最多呢?哪個國家的領導人不怕自己的人民死掉呢?自然是中國,自然是毛澤東。他夢想著在不久的將來如願以償。 正是為了實現統治世界的野心,毛不惜一切代價發展核武器。1966年10月27日,中國在本土進行了一次攜帶核彈頭的導彈試驗。沒有任何一個核國家敢這樣做,因為稍有偏差就等於自己往自己人民頭上扔下一顆原子彈。這枚核導彈在中國西北部穿行八百公里,飛行軌道下有人口稠密的城鎮。這種類型的導彈在不攜帶核彈頭的冷試驗中,曾屢出差錯。三天前,毛指示做這次試驗時說,「這次可能打勝仗,也可能打敗仗,失敗了也不要緊。」他不在乎原子彈掉在自己人民頭上。幸好發射成功。這當然是「毛澤東思想的偉大勝利」。 1967年6月17日,中國氫彈爆炸成功。野心勃勃的毛對核試驗人員說「我們不僅是世界革命的政治中心,而且在軍事上、技術上也要成為世界革命的中心」。 在這樣一種趾高氣揚的心態下,毛把對自己的個人崇拜在全世界推向高峰。他授意中共官方自吹自擂地宣佈,「世界已進入毛澤東思想的新時代」,還不惜血本把小紅書推銷到一百多個國家去,聲稱「這是世界人民的大喜事」,「 世界人民最愛讀毛主席的書」,「喜得這紅寶書,就像久旱逢甘露,霧航見燈塔。」中國對外人員侵巢而出,逼著人家頌揚毛。 在毛的眼裡,接見外國政要意味著他在世界舞台上繼續放光。因此,毛喜歡接見外國政要,見他們一直見到臨終。身體糟到透不過氣來,就在旁邊小桌上的報紙或書底下,放一跟輸氧管,靜靜地往他噴氧氣。 1974年,毛生前最後一次努力要爭做世界領袖。這次毛仰仗的不是軍事實力,而是中國人民的貧困。他重新劃分「三個世界」,把貧困作為第三世界的定義,這樣一來他便是當之無愧的第三世界的領袖。 |
手机版|小黑屋|BC Morning Website ( Best Deal Inc. 001 )
GMT-8, 2025-8-25 22:16 , Processed in 0.014079 second(s), 19 queries .
Supported by Best Deal Online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