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香港去 “1997快些到吧 我就可以去香港 / 1997快些到吧 让我站在红体育馆 /1997快些到吧 和他去看午夜场……” 1992年,歌手艾敬的《我的1997》家喻户晓。香港,对于彼时的内地人而言,是一种美好的向往。时间来到21世纪,前往香港已经相对方便。但香港作为行政特区享受的特殊政策,对意欲移民的明星照样充满了诱惑。 明星们落户香港特区,算是移民中最具公开性的,这源自于香港政府的“优秀人才入境计划”(简称优才计划),这一公开政策也使得每个明星的移民具备超高的透明度。 2006年11月27日,郎朗向香港入境事务处递交了相关申请证明,这个浑身充满表演气质的钢琴演奏家从此成为香港居民。郎朗在香港入境处的那张招牌式的笑脸,第二天便出现在内地各大报纸上。 此前的2003年,香港为了引进人才,推出“输入内地人才计划”,五年间引进了近两万人,但是由于没有明星加盟,并没有引起公众太大关注。2006年6月28日,香港特区政府才制定了“优才计划”,任何人只要符合资格、能够通过“综合计分制”或“成就计分制”任何一种评核,便能获得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截至2010年底,香港入境处共收到5045份申请。在已举行的17次甄选中,共有1808名申请人成功获分配名额:当中1672名来自“综合计分制”,来自“成就计分制”的则有136 名。明星们的高分,则多来自“成就积分制”。 李云迪和廖昌永在国际上拿奖无数,章子怡、汤唯、胡军、周迅等明星凭借在各种电影节上的获奖加分,得以通过“优才计划”。一般来说,内地明星在申请“优才计划”时,还会找资深的香港业界大腕做推荐,张静初被传就得到了成龙、尔冬升等人的联合力推。 移民香港的理由或多或少有着共通之处。2008年3月11日,戴着墨镜出现在香港入境处的胡军,顺利通过“优才计划”。在接受例行的媒体采访中,胡军一席话有着一定代表性:“中港台娱乐圈发展空间很大,但过去每次来港只能逗留七天,工作的话要再拿签证,不时要进进出出,取得优才身份后,对大陆艺人工作的自由度更大,方便进出。” 获得香港身份的明星们,将拥有出入境自由,免签通行134个国家和地区。并且相比国外,香港更靠近在大陆的家和事业。这自然成为了众多内地明星基于移民香港的重要因素。 移民,并不缺少故事。2006年6月,已是 27岁的汤唯被华人奥斯卡导演李安相中,出演《色·戒》里的女主角而一名天下。本就成名太晚,却遭遇了封杀。2007年,汤唯选择蛰伏海外,同时,积极申请移民香港。2008年底,同样是因为《色·戒》曾在台湾“金马奖”夺得“最佳新演员”的汤唯,轻易通过了“成就计分制”审核,获得香港身份。对汤唯而言,移民香港,换一个身份,无疑是她事业起死回生的重要助推。 2007年,艾敬写了一首新歌《我的1997和2007》,歌里唱着“2007已经到了!我们一起去HONGKONG! 2007已经到了!我们一起去香港吧!”移民去香港的内地明星,伴随着歌声,一年一年地增多。 移不走的片场 明星们的频频“出走”,总有人想撬开这背后的“诱惑”所在。 “现在办移民的明星太多了,很多人交给律师隐秘办理。虽然没办法确切统计,但至少80%以上的人都在办吧,或者更多。”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传媒集团董事长在接受《中国周刊》记者采访时证实,“对于许多明星来讲,移民并不难,选择哪个移民国家才是他们需要抉择的。因为每个国家的硬性条件不同,特别是在移民监的时间规定上,时间越长,限制越多,也就越影响其国内的演艺事业。” 有人分析说,除婚姻因素外,文体明星移民主要出于今后事业发展的考虑。“拥有外国国籍或香港身份的演员,一般均已小有名气,移民后,拥有出入境自由,不仅能给他们的演艺事业加分,还可以争取到更高片酬。”一位业内人士透露,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保险福利、医疗补助等方面比国内完善,也是吸引明星移民的原因之一。 除此外,“避税”也成为众人口中高收入明星移民的原因之一。“他们都是相关免税减税政策的受益者,”有演出商一语道破,“明星走穴演出,本身就是缴税的灰色地带,而一个拥有外国国籍的中国明星,就更不知该给谁缴纳税款了。” 看 似诸多的移民诱惑,然而,这些移民国外或是香港的明星并没有从国内大众视野中消失,他们在重新为自己获得一个身份后,继续着其在中国的事业。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就算有的明星们移民国外,他们的演艺事业肯定还是在中国内地,陈凯歌、蒋雯丽、张铁林、斯琴高娃这些人不早就持有外国绿卡吗,还不是都在国内发展?” 巩俐移民新加坡之后虽然主要接拍国际电影,但也并未减少在中国的亮相机会。去年,巩俐甚至登上福布斯中国名人榜,并排名第53位。今年年初,著名影星巩俐推出华语电影《我知女人心》,由于该片锁定贺岁档,巩俐频繁亮相电影宣传活动,在国内非常活跃。 2009年至今,有着新加坡国籍的李连杰将精力主要投入到壹基金的运作和慈善救援行动中,他出现在玉树等灾后捐款现场,参加各种节目录制,出席高校演讲。同时,他还参演了《海洋天堂》、《太极》、《敢死队2》等多部影片,并没有选择离开中国这片市场。 更换着国籍,却有着在中国的事业,赚取利益与名声,却要忍受舆论的时不时的质疑。离开与固守,这样的故事在不同的明星身上,上演、落幕,却永远不会停歇。 俄罗斯精英为何纷纷远走他乡 文/中国周刊俄罗斯特约记者 关健斌 俄罗斯审计署署长斯杰帕申近日透露,最近三年来,已有125万俄罗斯公民移民海外,其中40%的移民受过高等教育。 据全俄公众舆论调查中心8月初公布的民调结果显示,有22%的俄罗斯公民想离开俄罗斯到外国定居。而1991年苏联刚解体时,“想到海外定居”的俄罗斯居民只占全国人口的5%。这表明,近20年来,想到国外定居的俄罗斯公民比例激增了3倍。 打算移民海外的俄罗斯人大多是受过高等教育具有专业特长的人才和身价不菲的中产阶级,他们带走的正是俄罗斯国家发展所急需的高科技和资金。因此,新俄罗斯独立以来出现的此轮最大“移民潮”已引起了俄高层和社会学者的广泛关注,而一些社会学者已开始分析其背后的深层原因。最近出版的俄罗斯《侧面》杂志通过对俄罗斯移民的采访总结出俄罗斯人想移民海外的五大原因。 |
手机版|小黑屋|BC Morning Website ( Best Deal Inc. 001 )
GMT-8, 2025-8-26 02:56 , Processed in 0.014363 second(s), 18 queries .
Supported by Best Deal Online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