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BCM 门户 雅趣共析 百家杂谈 查看内容

卢麒元:新社会主义论

2011-12-21 09:07| 发布者: Test| 查看: 1393| 评论: 0

摘要: 探讨了中国该怎么办的思路,简洁而深刻。文章比较长,先贴出结论部分。本文章在作者的博客竟然给删了一半。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3b23560102dxi3.html ...

四、新社会主义论

社会主义(socialism)是一个美妙的词汇。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是集体主义和共享主义的集合。
没 有抽象存在的社会。社会是具体的。社会只能是特定时间和空间的社会。抽象的社会主义理念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约束下,只能成为理想或空想。于是,抽象的社会 主义被异化为某种特殊模式。例如,苏联模式。笔者认为,苏联模式,根本不是社会主义模式。苏联模式是带有社会主义特征的国家资本主义模式。那是国家持有资 本和管理资本的特殊模式。苏联没有真正完成无产阶级的转型,也没有真正解决资产阶级法权问题。苏联解体是必然的。
在 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上,曾经有许多卓有智慧的人们,他们发现了资产阶级法权的客观存在。他们很早就意识到,就如同资产阶级无法离开无产阶级而独立存在一 样,无产阶级也不可能脱离资产阶级而独立存在。这是一个并不复杂的哲学问题。托洛斯基在十月革命后就提出了这个问题。中国也有人发现了这个问题,早期一些 的是刘少奇,晚一些的是林彪。因此,国际的修正主义者们提出了“和平长入社会主义”。同样,中国的修正主义者们也曾经考虑保留“资本主义的尾巴”。遗憾的 是,修正主义者们没有完成系统的哲学阐释。当然,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系统的实践。
笔 者反而认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一些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社会主义实践。这些珍贵的实践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中,笔者对于联邦德国 的实践尤为欣赏。笔者对于以艾哈德为首的社会主义者在联邦德国的实践十分钦佩。德国人将社会主义理想从生产资料所有制上轻轻地转移,他们在再分配上进行卓 绝的努力,他们在相当程度上实现了集体主义和共享主义。战后联邦德国政府遏制了资本拥有者对于政治和经济的垄断,强化了公共财政建设,进行无差别社会保 障,强制实现有产者对于无产者的财政转移支付。他们最大的成功在于,他们用极短的时间实现了无产阶级向中产阶级的转型。联邦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获得了举世 瞩目的成就。战败的德国人在哲学上获得了崭新的高度。佛莱堡学派找到了德国发展的最佳路径。德国不仅走出了内部的对立,而且走出了外部的对立,他们实现了 绝高难度的统一。德国人完成了德国的统一。德国人进行了欧洲的统一。这是由同一而延伸出来的统一。是由中庸而一统。“并育而不相害,并行而不相悖”。德国 人进行了一次完美的诠释。
不 能发现和承认事物客观存在的历史必然性是哲学的无知。不能处理事物客观存在的历史必然性是哲学的幼稚。数百年来关于阶级和主义的争论是人类文明进步必要的 历史过程。同时,这依旧是人类蒙昧的表现。文明和进步正是对于这个历史过程的超越。沉陷于这个历史过程,不能继续前行,只能被历史抛弃。中国关于左和右的 争论,仍然在不断地重复着这种历史的无知和幼稚。
笔者认为,对无产阶级革命家们经验教训的总结,将有益于重建我们的思想高度。他们伟大的历史实践,为我们验证出了一条比较合理的道路。
马克思关注于法权获得的合法性;
毛泽东关注于法权分配的合理性;
邓小平关注于法权使用的效益性;
他们都没有错。但是,他们都没有完成合法性、合理性、效益性的综合平衡。而实现三性的综合平衡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真正内涵。
笔 者认为,社会主义是一个好东西。不过,笔者所言的社会主义是新社会主义。它是包容了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这是一种具体的社会主义。它不再抽象, 不再是理想和空谈。笔者愿意称之为社会共享主义。人类是一种灵长类动物。但是,人类毕竟是一种动物。人类不是神。既然人类现阶段仍然无法超越产权私有和市 场交易,那就没有必要坚守生产资料公有和计划分配。我们应强调在产权私有和市场交易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共享。这才是符合天道和人道的主义。实现社 会共享,必须同时解决这三个问题:法权获得的合法性;法权分配的合理性;法权使用的效益性。这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
关 于新社会主义,早就存在各种不同的解说。约翰肯尼思加尔布雷思先生就是新社会主义的积极倡导者。加尔布雷思先生是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新制度学派的领军人 物。他的权力转移论、生产者主权论、二元体系论和新社会主义论,被认为是加尔布雷思新制度学派理论的核心。其中,他关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同化趋势的探 讨,以及对两种理念的互动和互补精辟分析,对于美国新制度学派产生了深远影响。当然,中国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也是对新社会主义的积极探 讨。
笔者相信,中国需要新社会主义(new socialism)。笔者坚信,中国能够建立新社会主义。

五、新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就本质而言,新社会主义是对无产阶级专政和资产阶级专政的超越。进一步说,是对任何专政的超越(包括人民民主专政)。再进一步说,这是对阶级的超越。这是全体国民共和、共治、共享的制度范式。
就 政治而言,执政党必须完成对于阶级的超越。中国是共和国。共和理念不容动摇。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组织。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执政党。中 国政府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主要是无产阶级)的利益的代表者。这是中国人民(主要是无产阶级)赋予中国共产党执政权(亦即法权)的法理依据。新社会主义要 求完善对于法权的委托授权的制度模式。新社会主义要求结束阶级专政。新社会主义的根本标志就是出现占中国人口超过一半的中产阶级。并由中产阶级实现对政治 经济的主导(毛泽东关于工人阶级领导一切的主张可能就是这个意思)。真正实现共和、共治与共享。
就 经济而言,共和、共治、共享的标志就是中产阶级代替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主体。任何有良知的中国人都应该清楚,必须立即采取制度性措施,遏制恶性的资产吞 并,遏制收入差距的急剧扩大。经济上的哑铃型两极分化,正在制造完全对立的两个阶级。新社会主义要求政府强化公共财政,进行无差别社会保障,强制实现有产 者对于无产者必要的财政转移支付。
就 文化而言,中国应当提倡朴素的儒家文化。中国在改革开放后,越演越烈的资本至上的文化并不符合中国的国情。唯物质享乐主义扭曲了全体国民的价值观。中华民 族整体性道德堕落情况已经极其严重。社会高端人士的物欲和兽性近乎失控。国民在物质生活无法得到充分满足的情况下,精神生活又极度苍白、空洞、颓废。新社 会主义要求执政者,必须保有对于道德伦理的坚持。在政教无法分离的特殊时期,执政者必须是道德伦理的楷模。中国的组织人事制度必须建立高于血统的道德标 准。中国的社会分配制度必须建立高于资本的道德标准。
笔 者将新社会主义的内涵概括如下:在共和国体制内,通过立法的形式,承认和保证国民行使政治权力,承认和保护国民私人财产安全,承认和保障国民劳动收益最低 水平。政府应建立和维护公平交易的市场。政府在获得立法机构批准后,通过公共财政对于低收入国民进行合理的转移支付,确保每一个国民拥有生存和发展的必要 条件和平等机会。政府在获得立法机构授权后,对国民经济进行适度的计划调节,以保障国民经济的均衡与效率。政府在立法机构指导下,管理和使用国民共有财 产。
新 社会主义的外延,意味着中国与世界的良性互动。中国同一、中庸、均衡的新社会主义理念,将有助于重建新的世界秩序。中国应该超越弱者的哲学。中国应该超越 工业革命形成的唯物主义审美逻辑。中国不需要用辉煌的GDP来证明什麽。中国的复兴和崛起,绝对不是单纯的物质上的富有。可以化育共生才是真正的王者。真 正的王者自然会获得敬佩与尊重。中国应该为人类做出伟大的贡献。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手机版|小黑屋|BC Morning Website ( Best Deal Inc. 001 )  

GMT-8, 2025-8-26 00:51 , Processed in 0.012920 second(s), 17 queries .

Supported by Best Deal Online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