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BCM 门户 雅趣共析 百家杂谈 查看内容

蒋经国: 历史的终结者

2012-2-16 12:00| 发布者: Testy| 查看: 1997| 评论: 0|原作者: 杜君立|来自: 《破冰船》

摘要: 9 24年前的今天民国77年(1988年)1月13日,一代强人蒋经国在落寞中病逝于台北。是日台湾,天气晴朗,阳光和煦;台湾全岛,鲜花售罄,一支难求。 1月30日公祭,台湾官方盖棺定论:“其任劳怨也,能忍人之所不能忍;其赴 ...
7

7

留下“科学、民主、伦理”的6字遗言后,蒋介石“崩逝”,“风雨飘摇”的台湾不久即被狼狈赶出联合国。面对内外交困,蒋经国力排众议,强力发动台湾社会变 革,直接推动了台湾的经济腾飞。到80年代,政治改革越来越成为一条断腿。从现实角度上来说,蒋经国和他的同志原本也可以缓慢的渐进的推进政治改革,一步 一步实现民主转型,他们甚至制定出了20年左右的时间表。但从1986年起,政改的脚步明显加快了,他开始加速把台湾转型成自由民主的社会。这一方面是因 为他对台湾政局越来越有把握,另一方面他也预感到自己大限将至。当他的苏联时代同学邓小平正在“摸着石头过河”时,蒋经国已经决然地踏上了民主宪政这条现 代政治的大桥。他深信台湾的民主示范所激荡的波涛终将越过台湾海峡,对中国历史带来革命性的冲击。

陶涵在《蒋经国传》中说:1980年代,邓小平的改革对蒋经国来说是另一个强大的刺激,迫使他加速台湾的民主化。“经国眼看台湾、中国、苏联、菲律宾及世 界各地的民主运动交互冲击,逐渐相信中国的民主改革是坚守统一理想,实践两岸统一唯一的一条路。同样地,他也相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大陆,真正民主的 改革不是不可能的。”遗憾的是,蒋经国根本没有料得到他去世一年后发生在中国的一切。陶涵在书中颇为中肯的说道:“尽管国民党和党外政敌彼此不合,经国却 留下一个稳定的民主政治的关键条件 竞争者之间要维持某种程度的风度和节制。”

一位腿跛的台籍青年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写下了自传体小说《汪洋中的一条破船》,叙述生世的坎坷,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坚信“爱拼才会赢”,要做生活的强者。 蒋经国读后大有同病相怜之感,删去“破”字,令人拍成电影,取名《汪洋中的一条船》。蒋经国的不同凡响之处在于他敢想敢做,有承担历史责任的卓识和胆略, 更有为定国安民而甘冒政治风险的勇气。在开始他的政治改革之初,他已经意识到,一定会遭到党内一些势力的抵制,一定有人担心放开党禁报禁之后会导致天下大 乱,担心会丢掉政权,担心会就此亡党。党内大佬沈昌焕警告蒋经国:“你这样做,国民党将来可能失去政权的!”蒋经国坦然回答:“世上没有永远的执政党!”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世上没有永远的执政党,更没有“万岁万万岁”的统治者。蒋经国曾对他的同志说:即使被人民选下台,将来政绩好了,仍然可以再被选上, “我们今天不做,明天就会后悔。”时势造英雄,英雄同样也造时势。狗熊与英雄,庸才与雄才,强人与伟人,很多时候他们之间的距离只有一步之遥。但是,狗熊 之所以是狗熊,庸才之所以是庸才,小人之所以是小人,就在于他畏首畏尾患得患失,自私自利抱残守缺,错失历史机遇,始终没有勇气跨出这一步。

中国数千年专制史无一不是通过暴力来轮回报应,以数人头来代替杀人头,以选票代替枪弹,这对中国来说无疑是一个异数。对那些“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暴力流 氓来说,蒋经国不仅是不可思议的,简直就是反动。纵观人类历史,至死紧攥权力的独夫罄竹难书,勇于放下权力的强人凤毛麟角,将权力不给自己的家人奴仆,而 是还公权于人民的伟人几乎绝无仅有,特别是在2000年家天下传统的中国。帝国体系实际上是一个最原始的权力体制。完全不同于毛万岁的“有了权力就有了一 切”,蒋经国常常对他的团队说:“使用权力容易,难就难在晓得什么时候不去用它。”这样的话已经远远脱离了帝国的政治语境,只有一个充满理性和历史责任感 的宪政主义者才能说得出来。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手机版|小黑屋|BC Morning Website ( Best Deal Inc. 001 )  

GMT-8, 2025-8-25 18:24 , Processed in 0.014594 second(s), 17 queries .

Supported by Best Deal Online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