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BCM 门户 曲径探幽 查看内容

上帝粒子谜底揭开 被认为是物质质量之源

2012-7-4 14:38| 发布者: Test| 查看: 210| 评论: 0|来自: 星岛环球网

摘要: 粒子对撞后的踪迹 希格斯   星岛环球网消息:据昨日报道称,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ERN)的科学家或将于4日在瑞士宣布“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研究的最新进展。 小链接 “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   《郑州晚报》 ...

加拿大都市网

粒子对撞后的踪迹

加拿大都市网

希格斯

  星岛环球网消息:据昨日报道称,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ERN)的科学家或将于4日在瑞士宣布“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研究的最新进展。

小链接

“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

  《郑州晚报》综合报道,希格斯玻色子被誉为了解宇宙的关键所在。物理学家表示,这种粒子赋予构成原子的粒子质量。如果没有质量,这些粒子将以光速在宇宙内穿行,无法结合在一起,形成原子。

  希格斯认为,在137亿年前的大爆炸中,希格斯玻色子使恒星和行星都得以诞生,最终孕育生命。因此,希格斯玻色子被认为是物质的质量之源,有“上帝粒子”之称。

令人期待

宣布发现的可能性为99.99%

  据外界推测,CERN大型强子对撞机项目的科学家将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他们发现上帝粒子存在的可能性高达99.99%,换句话说,确定性水平为“4西格马”。

  CERN的管理层希望两组搜寻上帝粒子的科学家实验结果的确定性水平能够达到5西格马,即发现上帝粒子的可能性达到99.99995%。

  48年前,科学家首次预测存在上帝粒子。这种亚原子粒子以爱丁堡大学名誉物理学教授彼得·希格斯的名字命名。据悉,希格斯也将出席在瑞士举行的记者招待会。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名誉物理学教授、79岁的汤姆·基布尔也受邀出席记者招待会,但他无法出席。基布尔在接受《星期日泰晤士报》采访时表示:“根据我的猜测,他们一定有了非常重大的发现,才邀请我们参加记者招待会。”

背后艰难

1600万亿次撞击

产生的粒子不足300个

  大型强子对撞机位于法国与瑞士边境附近一条约29公里长的地下环形隧道内。

  在对撞机内,亚原子粒子质子束以接近光速的速度相撞,形成大爆炸后的瞬间环境。

  如果物理学家的理论是正确的,每一万亿次撞击可形成一些上帝粒子,而后快速衰变。这种衰变会留下“足迹”,在图表中表现为波峰。

  迄今为止,尽管大型强子对撞机内已发生1600万亿次撞击,所发现的潜在上帝粒子还不足300个。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BC Morning Website ( Best Deal Inc. 001 )  

GMT-8, 2025-8-25 21:52 , Processed in 0.011863 second(s), 18 queries .

Supported by Best Deal Online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