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BCM 门户 雅趣共析 百家杂谈 查看内容

辛亥百年祭 —中国人完全不了解的近代史(一)

2012-7-5 18:40| 发布者: demo| 查看: 3632| 评论: 0|来自: EvenSong的博客

摘要: 辛亥——公元1911年(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随着那一年的枪炮声,延续268年的清朝灭亡,并诞生了一系列以中华民国为旗号的短命政权,影响改变 了中国一个世纪的命运。在此辛亥百年之际,海峡两岸纪念辛亥革命的 ...

  辛亥——公元1911年(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随着那一年的枪炮声,延续268年的清朝灭亡,并诞生了一系列以中华民国为旗号的短命政权,影响改变了中国一个世纪的命运。在此辛亥百年之际,海峡两岸纪念辛亥革命的活动数不胜数,口径千篇一律,褒扬之声甚嚣尘上,民众随之鼓噪。对于辛亥革命的历史,不论是大陆人还是台湾人,都从中学历史教科书上学过。然而教课书上写的短短篇幅,就是中国近代史原貌吗?

 

   中国近代史在政治力量介入下,经历过两次严重的篡改扭曲过程。第一次出现在中华民国时期。1928年蒋介石政权武力推翻北洋政府后,继续沿用中华民国这个躯壳。蒋介石政权为巩固“一党专政”,全面推行“一个国家、一个政府、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源自意大利独裁者墨索里尼),进一步粉饰美化以“尊奉孙中山和三民主义”为核心的信仰体系,将孙中山圣贤化,人民必须绝对信仰三民主义。1937年南京大屠杀前,蒋介石政权逃亡重庆。1940年4月,蒋介石领导的重庆国民党政府,为与日本扶植的南京汪精卫政权争夺正统性,由重庆国民党中常会提出“尊孙中山为国父”的决议,南京汪精卫政权随即附和,也尊奉孙中山为国父。由此孙中山被各种政治势力推上神坛。1949年蒋介石政权逃亡台湾后,为了维持统治合法性,在台湾继续强化“尊孙中山为国父”的中华民国史观。而新中国建国后,出于“国共合作、统一战线、中日友好”,以及大批国民党人士加入新中国中央政府(宋庆龄为国家副主席)的实际政治需求,继续尊孙中山为“革命的先行者”,并逐渐形成以“反帝反封建、阶级斗争”为核心的中国近代史观。而日本方面则顺水推舟,继续打着“中日友好”的旗号,对辛亥革命这段历史予以附和。

 

   如此百年下来,大陆和台湾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国近代史,早已面目全非、积弊难返。中国近代史的所有谎言,皆围绕粉饰美化孙中山而展开。一旦将这块神主牌推倒,人们便会愕然发现——海峡两岸现有的中国近代史将彻底崩塌。出于对历史严肃性的尊重,本文将以大量史实资料,摒弃政党利益巢臼,和为尊者讳的传统,尽其所能还原一段相对真实的中国近代史。这段历史的真容,便围绕孙中山与日本人的关系展开。

 


1885年5月26日,19岁的孙文回广东香山翠亨村,与18岁的同邑华侨富商之女卢慕贞结婚(原配夫人,育子孙科,女儿孙娫、孙婉)。这次婚姻源自孙文的大哥孙眉。孙文在檀香山时,孙眉见其深受基督教影响,便将其送回广东老家,并且让家里寻一门亲事,以为孙文结了婚,便会收收心,结果未见其效。左图为1883年孙文17岁时照片。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手机版|小黑屋|BC Morning Website ( Best Deal Inc. 001 )  

GMT-8, 2025-8-25 21:22 , Processed in 0.015285 second(s), 18 queries .

Supported by Best Deal Online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