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BCM 门户 移民之路 融入生活 查看内容

陈红韵:与诗人洋丈夫办家教

2011-6-27 14:53| 发布者: Test| 查看: 418| 评论: 0|原作者: 任京生|来自: 环球华报

摘要: 【环球华报记者 任京生 】加拿大是个移民国家,移民门槛较高,条件要求苛刻,所以无论老移民、新移民,能来这里的都非等闲之辈,其中不乏在原居住国就已成为教授、专家、博士之 人。可是,无论过去怎样辉煌,来到这 ...
【环球华报记者 任京生 】加拿大是个移民国家,移民门槛较高,条件要求苛刻,所以无论老移民、新移民,能来这里的都非等闲之辈,其中不乏在原居住国就已成为教授、专家、博士之 人。可是,无论过去怎样辉煌,来到这里都要从头开始。一些新移民来到这里发现工作难找,有的就会想到,我学了这么多知识,在家中教学生如何?

陈红韵,原在中国是医学讲师,但在温哥华,更为人熟悉的是她的笔名“寄北”。一个娇小温婉的江南女子千山万水来到加拿大,嫁给一个加拿大诗人,这故事本身就充满诗韵。但生活不只是浪漫的,陈红韵与丈夫在温哥华从事家教已十年有余,让我们请她来介绍一下家教的苦与乐。


寄北(左)与先生

受访人:陈红韵(笔名:寄北)
来加年份:1986年
移民前职业:讲师
目前从事职业:家教
入行时间:十年


《环球华报》:在温哥华,许多人都知道寄北而不知道陈红韵。去年你参加《环球华报》举办的“岁月十年”征文比赛获得三等奖,更是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也看过你其他一些文章,细腻感性。很想知道,你过去是学什么的?

陈红韵:我是第二军医大学毕业的;毕业后在一个军医学校做讲师。
《环球华报》:这很有趣,我认识不少笔杆子,过去都是学医的。你是哪年,以什么身份来的加拿大?

陈红韵:我在中国工作两年后到加拿大来留学,五年后拿到一个生物学的博士学位,接着又读博士后,然后在制药公司搞研究。搞了十多年后觉得乏味,于 是想转行。我先生那时做家教已经有四年,很喜欢这个工作,就跟我说,你天生就好为人师,英语又很好,何不跟我一起教学生呢?我想想不错,就决定试一试。这 一试就一发不可收拾。转眼我已经做这行做了十年。

《环球华报》:看来你先生是你的引路人,他是做什么的?

陈红韵:我先生,叶兹教授(Yates),是加拿大一个颇有名望的诗人、作家。他有35本诗歌、小说、戏剧等方面的书,并多次获文学大奖。不过他 最喜欢的还是教书。他先后在美国和加拿大多所大学做过教授,包括卑诗大学和得克萨斯大学,可谓桃李遍天下。他是个知识面很广又非常风趣幽默的人;学生都很 喜欢他,有的甚至毕了业还一直跟着他。退休以后有一天他的老朋友,一个华人画家来访,看他没在做什么事,就说,你脑子里有那么多的知识,不把它传给别人太 可惜了;我帮你到报纸上去登广告,包管有大批学生来上门求教。他的朋友回家后真的就给他在报纸上做了广告,然后这十多年来电话就再也没有断过。

《环球华报》:干家教这一行需要什么条件?比如对资金、人员、设备、场所等有什么要求?

陈红韵:进这一行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你不用任何资金、设备,或经营场所,你也不需要什么执照或是到政府办理什么手续。你到学生家里去,或是让他们到你家里来。就这么简单。关键是你确实要有专业知识,然后知道怎么把你所知道的教给学生。

《环球华报》:听说很多家教都为生源发愁,你们怎么招学生呢?

陈红韵:我们也没有太刻意地做什么,平时就是在报纸上打打广告,然后请学生到家里来。关键的是我们都喜欢教书,觉得在家里一对一教学生是传道、授 业、解惑的最佳途径,所以平时特别乐于施教,学生也觉得我们教得好。慢慢地,学生和家长都把我们推荐给别的人。这样,学生就多起来。

《环球华报》:你们在家主要都教什么?

陈红韵:我们辅导各个年级的英文听说读写、大学的英文课、省考、SAT、SSAT、托福、雅思等。我也辅导中学和大学的生物和化学。学生一般一个 星期来我们这里一到两次,一次两小时,平时有什么问题,可以打电话或伊妹儿给我们,我们会随时解答。到了申请大学的时候,我们也提供所有的咨询。这样,每 年我们都能送2-5个学生到常春藤大学,其次是卑诗大学,多伦多大学等。

《环球华报》:每天和天真的孩子们在一起,还是很多快乐的吧?

陈红韵:是很快乐,我们教给学生的,不光是知识,而且是能够让他们受益一生的学习方法和人生观。上个星期就有一个私立学校的学生给我们来伊妹儿, 说非常感激我们。为什么呢?因为他SAT考了2360分(满分2400)、被哈佛大学的暑期学校录取,并且得了全年级最高分,获学校颁发最佳学生奖。这一 切都是因为我们在他一年前到我们这来学的时候我们就跟他说,千万不要以为你在学校功课门门拿A就行了;这只能是你最低的要求。你要做的是老师最好的学生, 学校最拔尖的学生。他听进去了,也很认真地跟我们学,一年以后就取得了如此好的成绩。

《环球华报》:做老师的最高兴的就莫过于此了。

陈红韵:这样的电子邮件我们一年要收好几封。有的甚至说,是我们救了他们的命,因为没有我们的指点,他们的人生可能就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有不少 学生也把我们当成知心朋友,有什么事情电话第一个打的不是他们的父母而是我们;很多父母也一再跟我们说,你多帮我们说说,他就听你们的;我们说了都没用。 这种时候我们就会觉得我们的工作意义重大,也特有成就感。

《环球华报》:你原来是学医学和生物的,对现在离开专业、从事家教工作还满意吗?

陈红韵:家教除了教书育人以外,还能促使你自己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因为学生,我们每天都在接触新知识,旧的知识也时常更新。这实际上是别人花钱 来请我们更新自己,所以我先生喜欢说,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在家教学生更好的事了。做这一行成不了富翁,但我们从来没有觉得穷困过,当然这也是因为我们精神 上很富有的缘故。

《环球华报》:你在做家教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陈红韵:最大的困难在于碰到一些并不想学的学生。有的学生一看我们要求比较严格,就打退堂鼓。本来安排好了下星期再来,到时却不来;有的家长甚至 电话也不打一个,或者到最后一分钟才撒一个谎敷衍我们,害我们白白浪费时间。我们确实要求严格。做我们的学生一个星期至少要写一篇作文,背25个单词,读 一本书。这两年我先生更要求他的学生平时不得打那种特容易上瘾的网络游戏,因为一上瘾学业基本上就废了,老师无论多高明都没有用。

《环球华报》:你觉得英语家教这行好干吗?

陈红韵:只要有人学英文,这一行的前景就会好下去。不过竞争还是有。我们的儿子是卑诗大学英语系四年级的学生。他受我们的影响最近也做起了家教。因为他收费比较便宜,有些原来想来我们这的学生就跑他那去了。

《环球华报》:你刚才说你们不仅教学生知识,也进行人生观教育,能不能举个例子?

陈红韵:生活在加拿大20多年,我最深的一个体会就是别人对我们有偏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什么也不做,结果更加印证了他们的偏见。主动去交 流,并用行动证明他们错了,这才是正道。我有一个学生老觉得他的英文老师对中国人有歧视。我问他为什么这么想。他说最近就有一个例子:上次考试,他碰巧忘 了关手机。结果一个朋友给他送短信,老师注意到以后,二话没说,就把他送到校长办公室,告他作弊。幸好校长找了一个懂中文的学生,帮他翻译了短信的内容, 证明跟考试无关,他才免于被责罚。

《环球华报》:看来这一点一定要告诉孩子,上课、考试时一定要关手机。

陈红韵:我问这个学生:“你觉得她天生就对中国学生心存偏见呢?还是中国同学或多或少地助长过她的这种偏见?”学生想了想,意识到自己的确有责 任。“那我该怎么办?”他问。“先跟老师道一个歉。不管怎样,忘了关手机无论如何是你的责任。然后告诉她你是个很认真很好学的人;你的目标是做她班上最好 的学生。你希望她能告诉你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我说。他摸摸自己的头,有些为难的样子。“如果老师喜欢你,于是你喜欢她,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谁都做 得到。但如果你能通过交流,通过你的行为,让一个不喜欢你的人改变她的成见,认识到她的错误,那时你会觉得如何?”我问。“会觉得自己挺了不起的。”他 说。“这就对了。”我说。过了一些日子,学生兴奋地对我说,他按照我说的去做了;老师的态度果然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当然他也用了点功,这个学期拿A 没有问题。

《环球华报》:你有什么忠告要告诉想加入这一行业的新人吗?

陈红韵:一定要有真才实学,否则就会误人子弟。

《环球华报》:你现在除了家教,还干别的什么事情吗?

陈红韵:很多知道我学历的人都觉得我可惜了,应该干更大的事,挣更多的钱。我从来不这么看。一个人能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还有什么比这更好呢?教 学之余我们有时间的话还写些东西,出一些书,包括怎么写作文的书。有时也做点翻译。我们亦有一个小小的出版社,一年出几本小说或散文集。我们今年在编辑一 本跨国婚姻的书,中英文两个版本;现在已经编辑完毕,过一个月就应该能出版了。

《环球华报》:你们还有出版社? 在加拿大办出版社和办普通公司注册方式一样吗?

陈红韵:是一样的。

《环球华报》:在中国书号控制很严,加拿大也是这样吗?

陈红韵:不是。在加拿大国家图书馆注册了你的出版社以后,你就可以很容易地拿到书号。

《环球华报》:办这样的出版社需要有自己的印刷厂吗?

陈红韵:你可以自己开印刷厂,也可以用别人的印刷厂。

《环球华报》:如果是自己开印刷厂、设备、场地等有什么要求?

陈红韵:温哥华或是维多利亚岛有很多现成的印刷厂,可以去他们那参观咨询一下。我们用的是维多利亚的一个印刷厂。

《环球华报》:一般人想出书怎么出?

陈红韵:如果不是想通过出书来攒钱,而是对写作有兴趣,并想把写过的东西编辑成册,一来自己做个纪念,二来寄给朋友看,那样出书是不难的。现在有数码印刷,你想印几本书就印几本。我们的出版社用的就是这个新技术。这样成本低,也不用有很大的空间来放没卖出去的书。

《环球华报》:一般人自费出一本书大约需多少钱?

陈红韵:出书的费用主要包括封面设计费,版面设计费,和印刷费。封面和版面设计的费用在300-400加元左右,印刷一本6X9英寸大小,200 页左右的书大约在7至8加元左右。所以如果这一类的书出50本的话,成本在800加元左右,100本的话在1200加元左右。如果需要额外的文字编辑工 作,则可以另交编辑费。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BC Morning Website ( Best Deal Inc. 001 )  

GMT-8, 2025-10-25 16:11 , Processed in 0.015790 second(s), 17 queries .

Supported by Best Deal Online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