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华网上官天乙综合报道:随着美国金融危机后本土雇主雇用外籍员工意愿下降,而另一方面中国大陆经济崛起,发展机会增多,越来越多中国移民和留学生开始归国寻求「中国梦」。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留美人员有10万8000人归国,2010年底增至13万4800人。
对其中一部分海归人士来说,「中国梦」意味著可以借助在中国已有的经济根基及社会人脉,在更短时间內取得比在美只身打拚更大的成功。而在另一些海归或计画海归人士看来,「中国梦」是一个带有浓重的情感依归、文化认同等主观色彩的梦想。 值得注意的是,与大陆人相比,台湾人的回流趋势更为显著。 ![]() 纽约全景 据世界日报报道,Mike盛的父母是江浙私营企业主,Mike从浙江大学金融系毕业后进入奥斯丁德州大学攻读MBA,2008年拿到学位。 Mike在国內没有正式工作经验,虽有名校学位,但按国內就业市场普遍標准,起薪几乎不比应届大学毕业生高多少,月薪5000元左右就算碰顶了。 但Mike从未打算过毕业后在美国找工作攒经验或定居美国,「為了一张绿卡在美国熬五年甚至更长,不值得」。父母动用人脉,轻鬆安排Mike进入 中国工商银行在杭州的分行,打算等他拓展一定人脉后,逐渐將企业移交给他管理。2010年夏末,在父母雄厚的財力支持下,Mike与一位高中同学投资创办 了家用自来水净化器销售公司。由於打通多个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关节,订单很快纷至沓来,公司业绩相当红火,Mike儼然成了一位「小老板」,而当初先后申请 到美国学校的同学多数仍在大洋彼岸拚学位、等绿卡。 Mike更透露,在美国一所非名牌大学拿到电子工程硕士学位的高中同学同样以「零工作经验」海归,並组建了一家科技公司,通过在政府部门任职的表亲专门承包会展多媒体项目后再外包给「IT民工」,一转手每个项目就有人民幣数百万元的差额利润。 Mike说,就能力、智力而言,自己「不一定比其他出国的人强,但胜在国內有关係」,无论进机关、企业还是高校,学歷固然要看,但人脉「总归是王道」。 北京大学英语系毕业后,Sharon施抱著「美国梦」进入南加大攻读东亚研究博士。Sharon期望中的美国,应该是像好莱坞电影所展现的一个高 度现代化社会,她也打算取得学位后在美执教,但踏上美国土地后却发现一切並不如期望中那样美好,而学术路更是要经过漫长的博士后、攒paper、熬 tenure等诸多环节。 Sharon拿到硕士学位后决定退学,与毕业於史丹福大学计算机系、自主创业的老美男友Ben结成连理,移居硅谷,婚后一年便有了一个漂亮的混血 女儿。在不少新移民眼中,Sharon几乎已经实现了大半个「美国梦」。但如今Sharon最大的梦想却是「移民中国」。何以会出现「美国梦」到「中国 梦」180度大转变?Sharon表示,正是「因了解而分手」。 ![]() 天津 Sharon的「中国梦」很简单,「找一个有人气、有人情味的社会环境,每天晚上出去散步,和熟人聊聊,逛地摊、做公交都能碰到人,人挤人也是乐趣」。亲情依归也是一大因素,回到中国「更容易照顾到独居国內的母亲」。 Sharon甚至為女儿也构筑了「中国梦」,「在中国唸书,上小学、中学,如果(孩子)愿意还可以在国內念大学,体验国內大学校园的集体生活,结 交学生时代才能结交到的朋友」。至於近年来闹得沸沸扬扬的食品安全、社会稳定等问题,Sharon却认為毋需杞人忧天,「我们自己在国內生活了20多年, 现在不也挺好麼?」 |
手机版|小黑屋|BC Morning Website ( Best Deal Inc. 001 )
GMT-8, 2025-8-25 13:04 , Processed in 0.011632 second(s), 18 queries .
Supported by Best Deal Online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