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学生自己將画作拿去申请大学,结果申请到名校」,方云华记得学生名字是金晶。「大约在97、98年,有天晚上金晶的母亲来敲我家门,兴奋的说『录取
了,录取了!』」原来还不只是一家大学录取,金晶获得哈佛、史丹福、普林斯顿、麻省理工四所名校同时录取。「当时金晶申请学校时,全都附上绘画作品。」
这给了方云华很大的震撼。 「在学校成绩並不一定是最顶尖,郤比前几名的同学进入更好的大学,」方云华找出原因,结论是「美国大学看的是申请学生的潜力、创新力、观察力、想像力、分析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 至今已有百多位学生进入美国各大名校,並且每年有学生获得世界性绘画比赛名次,这样的丰收成绩引起中国的注意,有多处邀请他回中国传授创意之学。 「因為中国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创新人才。」方云华表示,当初他抱著寻梦、圆梦的心情来到美国,现在作的却是「中国梦」,就是希望能為中国培养更多具有创意 的人才。 ![]() 北京 美国梦 只是一个梦? 金融风暴后加州乃至全美失业率居高不下、政府赤字庞大,令不少人心生茫然:究竟什麼才是「美国梦」?如今还有「美国梦」可以追逐吗?对这个见仁见 智的问题,有人认為,「美国梦」固然有其物质层面,但最可贵的仍在於社会公义、政治权利等精神领域。有人说,「美国梦」就是一份每月足够养家的工作和一张 绿卡。也有人嗤笑,现在「美国梦」只是一个「梦」了(American dream is only a dream)。 改革开放后最早来美逐梦的一批大陆留学生,不少人如今在美已成就一番事业。南加侨领之一张军律师从南京大学毕业后,在20世纪80年代来美留学攻 读政治学,后转读法学,並从佛罗里达州的杨明翰大学顺利取得法学博士。张军说,最初的「美国梦」,就是希望实现自己从小成為一名外交官的志向,然而现实照 进梦想,让他明白以一个外国人的身分要在美从事政治谈何容易,以此為生都有困难。转学法律是在理想与「美国梦」之间取的一个折中方案,既能学习美国政治生 活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不放弃本行,也能藉此在美国社会站稳脚跟。 「一套独立屋、两部汽车、一条狗和两个孩子」是传统「美国梦」,隨著中国大陆经济起飞,张军认為,「美国梦」这个概念仍会继续存在並吸引中国移 民,但物质层面已经越来越淡化,纯粹以改善物质生活為目的而移民美国的华人越来越少,而公平正义的法制社会、良性的人际关係、优质的教育资源与少污染的自 然环境等软体因素,是新一代中国移民竞逐的「新美国梦」。 生在北京、隨家人先后移居广东汕头、香港,最后在美国入读高中及大学的阿罕布拉市华裔市议员沈时康说,来美国时並没有將从政作為自己的「美国梦」,不过人们对「美国梦」较為广泛普遍的理解,仍是政治上的自由,毕竟是美国立国的基石。 ![]() 上海 不过也有人认為,「美国梦」就是一张绿卡或美国护照,加一份足以养家的工作。今年6月30日即將在洛市会展中心宣誓入籍的辽寧人李韜(化 名),90年代后期所在国企体制改革,夫妻双双下岗。李韜於2001年持商务签证来美並以政庇理由申请永居,並考到A照从事卡车货运行业,每月按时寄 500元回国补贴家用,直至2006年妻儿来美团聚,一家三口租住在阿市一处两室公寓,妻子在足浴店找到一份工作,儿子也在2009年升入波莫那州大。 「挣口饭吃」,这是李韜最初的「美国梦」,至今他為自己当初的决定感到庆幸,因為他觉得「留在国內没出路」。如今即將宣誓入籍,李韜认為,「总算是圆了美 国梦」。 |
手机版|小黑屋|BC Morning Website ( Best Deal Inc. 001 )
GMT-8, 2025-8-26 02:48 , Processed in 0.014461 second(s), 17 queries .
Supported by Best Deal Online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