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以来,虚拟运营成为国内电信市场新的发展动向,过去只有3家运营商构成的市场,今后将会迎来众多形形色色各个行业的新进入者。这对于推动中国的电信市场改革,促进国内信息消费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虚拟运营的出现,并不是新鲜的事情,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已经出现了全球第一个MVNO(移动虚拟运营商)Sense通信公司。但是由于MNO(移动通信网络运营商)出于对各自利益的保护,不愿意与之合作,导致Sense通信公司未能建立起运营体系。不过这一尝试也让人们认识到了虚拟运营商存在的价值。没过多久,英国就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允许虚拟运营的国家,随后欧洲国家纷纷打开大门,涌入众多的MVNO。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全球共有1100多家MVNO,据Informa Telecoms & Media 的研究显示,2011年全球共有MVNO用户数1.05亿,未来还会继续增长,虚拟运营的市场空间还有很大潜力可挖。 对于MVNO而言,其从事的业务仍旧属于电信业务,所扮演的角色也是更具体化的MNO的角色。因此海外众多MVNO的发展道路,本质上是建立在与MNO在各个环节上的资源能力比较优势上的。MVNO的商业模式,是在一种比较优势之下产生的商业模式,其能否在市场生存下去,关键还是看自身的比较优势是否充分,是否可以在某一领域内更好地扮演好原本MNO的角色。 MVNO的资源能力比较优势,从价值链的角度进行分解,可以分为五大类。 内容资源优势模式 这类MVNO企业的核心优势,就是海量的优质内容资源。相较MNO,他们更擅长内容信息服务的创新。很多互联网公司、电视电影公司等在涉足电信领域后,都是这一类的代表。如法国第二大电视公司M6-Metropole电视公司,旗下运营8个电视频道,其中M6 Mobile是它的移动电信服务部。2005年,M6和Orange结成移动通信战略合作伙伴,联合推出新的移动运营商品牌“M6 Mobile”,利用Orange的移动网络, 整合自身的电视节目资源和电信业务,向15~20岁的年轻用户推出语音、短信与手机电视打包合约套餐服务。但内容资源型MVNO却在渠道、客服体系上存在短板,无法媲美传统运营商,而且要在终端方面有持续的投入,往往有很高的失败概率。2008年美国的迪士尼公司相继停止了两家MVNO的运营,分别是Mobile ESPN和Disney Mobile,这说明纯粹依靠内容资源的比较优势很难长久生存下去,需要开拓更多的协作模式。 成本资源优势模式 很多MVNO本身就是另外一个市场的MNO,拥有丰富的网络运营经验和资源,通过租用其他运营商的移动业务网络,以优惠价格提供通信和互联网服务,绑定用户资源。例如西班牙的宽带公司ONO成立于1998年,为家庭用户提供电话、电视以及网络服务。2006年西班牙移动市场开放后,ONO与西班牙电信合作,成为西班牙第四家提供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互联网和电视四网融合服务的运营商。ONO公司本身即是运营商,有着电信基础设施资源和固定的用户群,可以通过降低成本,提供优惠的价格吸引更多的用户。相比较其他行业的MVNO,ONO公司更像是细分后的MNO,提供便宜的管道网络服务。 |
手机版|小黑屋|BC Morning Website ( Best Deal Inc. 001 )
GMT-8, 2025-8-25 11:40 , Processed in 0.012716 second(s), 18 queries .
Supported by Best Deal Online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